相见欢-普京访华中俄联合声明友谊双赢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消息,应中国国家主席邀请,俄总统普京于5月16日至17日对华开启新任期后的首次国事访问,已获得圆满成功。普京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就中俄建交75周年背景下双边关系、各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就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发展,取得广泛共识。具体体现在双方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关于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消息称,5月17日,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幕。当日,中国国家副主席在哈尔滨同俄总统普京共同出席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宣读中国国家主席贺信并致辞。今年举行的是第八届中俄博览会,举办的地点在哈尔滨,主题为“合作、互信、机遇”,此次博览会也是中俄建交75周年庆祝活动之一。据官方数据显示,自2014年首届博览会举办以来,共有7200余家中俄企业、超过105万名客商参加,累计签约4468亿元人民币。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401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成为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消息称,此次普京总统访华的最大成果体现在双方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关于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其中《联合声明》关于中俄两国发展传统友谊、拓展经贸合作的内容,引发中俄两国人民和全球各国广泛关注。
据各国 主流媒体评价,当前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深度调整。这场变局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和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国际关系密集调整的背后是发展环境的博弈。
在这种复杂形势下,中俄关系一如既往地健康发展。中俄关系建立在两国长远战略利益、发展利益一致,对以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为基础的世界秩序和地区稳定具有相同和相似立场的基础之上。中俄关系始终秉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也不受第三方因素影响。在涉及世界秩序问题上,中俄态度鲜明地主张维护联合国和国际法,主张世界多极化,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反对单极世界。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俄双边关系发展的最大成就是彼此找到了大国相处之道。它将长期指引双边关系发展,惠及两国人民,惠及地区和世界。中俄元首会晤将就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交换看法,规划和推动各领域合作,尤其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机制和地区安全机制建设方面,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质量发展。务实合作再攀新高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冲击,世界经济面临二战后最严峻的困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引发的经济制裁和制裁威胁、“脱钩”之风严重影响着各经济体应对发展中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双边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俄务实合作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在不平凡的年景取得了重要进展。
回顾2023年中俄贸易,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双方贸易额突破历史记录,达2401亿美元,提前并超额完成两国领导人在2019年提出的到2024年使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在2023年中俄贸易中,俄国从中国进口1109.7亿美元,增长46.9%,向中国出口1291.3亿美元。在俄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中,矿产资源即石油、煤炭和石油产品占73%,这类商品占双边贸易额的近40%;中国向俄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家电、汽车及其配件,占对俄出口总额的近40%。能源合作是中俄务实合作最重要的领域。2023年中国从俄进口石油1.07亿吨,俄国巳成为中国第一大石油进口来源国,这对两国都具有战略意义。第二个特点是大量使用本币结算。2023年中俄贸易中,90%以上是用本币结算,其中卢布占33%,人民币占60%,其他币种占7%。虽然这种情况与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形势不无关系,但仍具有历史意义。中俄贸易中的本币结算实践也为国际贸易,尤其是金砖国家间贸易结算的创新积累了经验。未来如何安全可靠地实行本币结算,使其具有可持续性,是摆在双方面前的任务。
总的来看,中俄经济互补性强,包括经济结构互补、市场互补、技术互补、劳动力互补等。如果这些互补得到充分发挥,中俄经贸合作的潜力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重要的是,2023年中俄经贸合作实践激发了双方企业家深化合作的热情,推动他们在深化能源合作、产业合作、科技合作等领域产生极大兴趣,相信这将会继续提高双边务实合作的数量和质量。
总之,中俄关系不仅仅是双边关系。两国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仅对世界格局和秩序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欧亚和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负有重要责任。
笔者认为,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中俄国双方将坚定不移地,按双方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关于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一如既往地在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法原则基础上,在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从两国的“和平、友谊、双赢的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地区稳定的立场出发,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为此,特赋《相见欢》为评为观。
中俄友谊春浓。
利情同。
乱世当今携手、叙言衷。
治危岌。
创多极。
趁东风。
联合深耕经贸、紧随龙。
一一2024年5月1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