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遗址公园沉思
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半坡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
陕西西安半坡村,
仰韶文化铸文明。
农具渔猎食物丰,
居住智慧有屋型。
彩陶花纹诉真情,
农耕文化立典型。
母系社会展公平,
公共仓库大家庭。
人面鱼纹创文明,
刻画符号字雏形。
遥远半坡尚公平,
陶瓷神韵悦心灵。
田园牧歌人平等,
原始智慧放光明。
沉思半坡思潮涌,
公平正义是天平。
贫富差距社会病,
共产主义理想型。
半坡足迹穿时空,
启迪后人思前行。
2024年5月18日于西安
刘志民的这首诗《半坡遗址公园沉思》深情地描绘了半坡文化的历史画面,并寄托了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半坡村那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农耕文明和母系社会的独特魅力。
诗中的“农具渔猎食物丰,居住智慧有屋型”描绘了半坡居民的生活状态,他们利用农具和渔猎来获取食物,同时展现了他们在居住方面的智慧。而“彩陶花纹诉真情,农耕文化立典型”则表现了半坡文化在艺术和农业方面的成就。
诗的后半部分,刘志民对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通过“沉思半坡思潮涌,公平正义是天平”来表达了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同时批评了现代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他用“贫富差距社会病,共产主义理想型”来指出贫富差距是社会的疾病,而共产主义则是理想的社会形态。
最后,“半坡足迹穿时空,启迪后人思前行”一句,表达了半坡文化对后人的启示作用,鼓励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前行,追求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半坡文化的赞美,更是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启示。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要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主播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