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古诗联学院《七绝天地》25讲】
~~~~~~~~~~~~~~~~~~~-
出题:敬金忠(日月)
3、兴。
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兴者起也。即起发端的作用,以便为下文开头。朱熹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在全诗或段落开始,先说些同要说有事物无直接关系,或没有明显联系的话,但却有启示的作用,引导下文。
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面两句起兴,写少女不知道愁是什么,高高兴兴上得楼来,这本来都是与“闺怨”无关的,可是上楼后忽然看到杨柳了,想到折柳而别,送“夫婿觅封侯”是错误的,如今自己独守空房,由此产生了怨。
再如耕砚的《莫愁湖上泛舟》:
轻泛卢家少妇舟,一池碧水润如油。
其中多少离人泪,底事湖名唤莫愁?
此诗前两句写景,似乎与愁无关。可是从第三句开始,写由前面的景物,想到了泛舟离别,因而此湖叫莫愁(当然事实上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叫莫愁湖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这里给的是一种感慨)。兴而比也。即既有发端作用,也有比的作用。诗经的开篇第一首《关雎》就是一个例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开篇写水鸟相爱,联系到男女相爱,以水鸟相爱来比喻男女相爱。兴与比都有之。在绝句中这种写法也是比较普遍的。
如飞花花主《爱莲说?似水》:
似水韶华似水流,人间风雨本无由。
君当归去侬当醉,从此潇湘不尽秋。
前两句既是兴起,写枯荷流水,又是比喻人情似水而逝。
老师们此次我们用兴的手法 写一首五绝或七绝 首句押韵 题目自拟 内容自定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盘古诗联学院编辑部》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冰冰
野鹤 段志军 武汉军 张丽辉
汪凤森 张旭祖 郑举纲 黄伟琰
徐家齐
收稿: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5.1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