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详解家文化】之郑姓
辑录/宋英明
(一):郑姓是我囯当今第二十一位大姓,主要分布在安徽、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河南、台湾等。总人口大概是1240多万。
(二):郑姓起源
比较纯正,出自姬姓,以国为氏,为黄帝裔孙后稷之后。黄帝之后,后稷继承姬姓,其后世周武王灭商建国。周宣王静将同父异母的少弟姬友封于郑地,称桓公。后平王东迁时,郑桓公之子郑武公借机占领了郐和东虢两囯,在新郑一带建立了郑国。郑国在春秋初为强大之国,后来慢慢衰落了,终为韩国所灭。郑氏宗族逐渐对外迁徙流布,不忘祖根,以国为氏,称郑氏。
(三):郑姓的郡望是
1:荥阳郡.三国时代置郡,治所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2:洛阳郡:战国时期置县,南北朝时置郡,治所在洛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汉水北岸)。3: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
(四):郑姓的堂号有
荥阳堂.博经堂.安远堂。其中【安远】堂典出西汉侍郎的郑吉大人,他从士兵升到侍郎(相当于今部长级官),数出西域,懂外国事,破车师,降日逐,威镇西域,以功封为【安远侯】,西域之事始于[张骞]而成于郑吉,其郑氏后人取【安远】二字立为堂号,纪之。
(五):家训格言
当以清朝江苏郑板桥的《家书》为要。他[内行醇谨,幼失怙恃,赖乳母教养,终身不敢忘,有光禄【庭诰】,【颜氏家训遗意】,他在家书中严格的要求:〖富贵人家延师傅教子弟,至勤至切,而立学有功者,多出于附从贫溅之家,而己之子弟不与焉〗。〖吾儿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有成亦吾所大愿也〗。故事板桥家训慎真理明,堪称明训,当永传勿替。

(六):历史名人
1郑国(战国时期的水利家)
2郑吉(西汉大臣)
3郑兴.郑众.郑玄(东汉经学家)
4:郑虔(唐画家)
5:最顶盛时有九人任宰相名单是:(郑愔、郑珣瑜、郑余庆、郑絪、郑覃、郑朗、郑从谠、郑畋、郑延昌)
6郑买嗣(大长和国国君)
7郑樵(南宋史学家)
8郑光祖、郑廷玉(元戏曲家)
9郑和【明航海家,姓马名文和】
10郑成功(明军事家)
11清书画家郑板桥等等
综上所述,特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