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天清晨,我从县城乘坐快客到镇上上班,路过县医院门诊部车停了下来,一位70多岁的大妈从医院大门处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上车刚坐下便自言自语地说回家处理庄稼。我不解地问是修高铁占了你家的田地吗?她说回去给秧苗施肥,今年家里还有几亩稻田要种呢。
我说,你这么大岁数还种庄稼?她回道,农村人不种庄稼干啥,再大的岁数都得种,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吃要穿,不种粮食行吗?有可能今年种了就种不成了。她面色有些悲慽的地接着说,我家老头子病了,有可能是肺癌,医生从肺上勾了一坨出来拿去活检,还花了一千多块钱。这倒没啥子,人病了该花的钱还得花,可昨晚我大儿子一个电话把老头子气得够呛,现在还在怄气呢。我说为啥?他说儿子在外省一家医院承揽了病人陪护业务,得知他爸生病住院时,便打电话回来说,如果检查出来是恶性肿瘤就不要治了。十多年前他在外面出车货撞死了人,要赔好几十万,我和他爸想方设法四处抓借,还把家里种田的牛和过年的猪都卖了给他筹钱交赔偿。如今他爸病了,却说出这样的话,你们说,这养儿养女有啥意思?说到这里大妈已是泪流满面。
听到这,我心中陡然泛起一种无言的酸楚。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就得养他们老,为父母养老送终是做儿女的本分。不知大妈的儿子是咋想的,自己父亲病了,本应侍奉床前,尽子女的一份孝道,他不但不尽当儿子的责任,反而在电话里说出那番话来,怎不叫当父母的伤心流泪。人们常说,十个癌症病人有九个都是被吓死的。但逢病人去医院检查,一旦查出个难治之症,医生在告之病情时也十分慎言,生怕病人知道了加重心里负担,其亲属也是强仍伤心瞒着病人。可大妈的儿子不但不好言安慰生病的父亲,反而直言不讳地说“是恶性肿瘤就不要治了”,可想而知接电话的父亲听了心里有多难过。
这或许应了那句“父母把儿女当宝,儿女却把父母当草”的古话。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生怕儿女们磕倒绊倒,自己不吃不穿也要让儿女吃好穿好,如遇伤风感冒,半夜三更也要送到医院去治疗,那种宁愿自己受苦受累受折磨,也不让儿女饿倒冷倒受委屈的做法,把“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父母老了、病了,当儿女的应该尽全力去医治,那怕是花了钱治不好病,也算尽了儿女的一份孝道,内心才没有愧疚之感。
而在这纷繁而又喧嚣的世界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那么一些做儿女的,常常因为生活的压力而忘却了最基本的家庭情感。他们不好好想想,自己也在养儿育女了,你现在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将来儿女们都会上行下孝,一报还一报,不是有“屋檐水滴现窝窝”这种说法吗?
在儿女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理喻的。他们不仅给予了我们生命,还付出了无私的大爱,他们用自己辛勤和汗水,换来了儿女们的成长。然而,当我们成家立业后,是否真正理解父母这份恩情,是否尽到了应有的孝道呢?
让我们回到大妈儿子给父亲打电话的场景。在电话中,不是安慰父亲配合医生好好治疗,而是劝说父亲如果是恶性肿瘤就放弃医治,理由是“花了钱治不好病,落得个人财两空”。这样的建议,不禁让生病的父亲伤心,更让我们产生质疑,作为儿子,请问你良心何在、孝心何在?你是否真正理解父亲此时对儿女的期盼?
父母之爱,如同阳光般温暖,如同雨露般滋润。他们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为我们排忧解难。而现在,当父亲面临生死的紧要关头,儿子却以金钱为重,忽视了父亲的生命价值。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父亲感情的冷漠,更是对养育之恩的背弃。
作为儿女,真正的孝顺,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语言上的慰籍和精神上的关爱与陪伴。曾父母还健在,我们应该时刻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用我们的关爱和陪伴来回报他们。
让我们从儿子打给父亲这个电话中自省,时刻提醒自己,无论生活如何忙碌,我们都不能忘记对父母的关爱与回报。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去体会父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孝道,让父母在晚年感受到我们的爱与陪伴。
因为,养育之恩,要永难忘怀;孝顺之心,更要始终如一。否则,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时,就悔之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