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车觅富春江源
坐车浦江镇日游,
终得富春江源头。
上有壁立之千仭,
下有茂密之修竹。
壁间飞瀑不绝响,
汇入江水绿如蓝。
江水日夜去无已,
阅得多少春与秋。
子胥芦中曾唤渡,
快意复得父兄仇。
渔台高钓严子陵,
洛阳桥边揖光武。
而今斯人皆作古,
我今来此携谁游?
千古风流叹不尽,
青山白云空悠悠。
该诗写于二O一三年四月,我随校摄影协会出游富春江。景色甚美,碧水绿树不绝。吴均《朱元思书》即描写富春江美景,玆录于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余游富春,见江水幽深碧绿 ,方悟王安石所言"春来江水绿如蓝”何意也。绿水深即发蓝。余为北人,不亲临其境难悟也。
昔子陵拒光武入仕之邀,归隐富春,其地曰子陵滩。
余谋稻梁,难追子陵高踔。临富春喟然而叹。他日退休,携肖老师在此租一小屋,住一段时间,徜徉于山水之间,每日出钓,方称此心。
子胥去楚入员,亦过富春江。其躲于芦苇之中,唤船而渡的故事,即发生在这里。子胥后终复仇,鞭平王尸,快意恩仇,俗夫难为也。
而渔夫能死而渡子胥,亦千古高义人也。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千年故事,如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