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给我们中国长脸了
前两天在法国面包节上,全世界各式各样面包都纷纷参展,在琳琅满目的面包里,我却发现一个白白胖胖的身影。因为所有的面包都是咖啡色或棕褐色,唯独这一抹白,在面包里格外的惹眼和醒目,对,没错,这就是我们中国参展的馒头。馒头和面包虽然出身相同,属于近亲,可制作过程却大相径庭,一个靠蒸,一个是烘焙,没想到我们中国的馒头居然也杀进法国面包节,就问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我们中国绝大部分人的日常主食——馒头,这次也给我们国人长了脸,漂洋过海的走出了国门,并且在面包展上牢牢占据C位,也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国名字MANTAO,学名中式无糖面包,俗称赛琳娜,馍书记。
当我看到这里时心里不由得替油条和花卷还有面条包子鸣不平了,它们本就是同根生,为何只有馒头出名了?这馒头也是,为啥一个人出去溜达,而不带着它们哥几个?你都叫中式无糖面包了,我想油条就叫“中式法棍”,花卷就叫“开花面卷”,面条叫“舒坦出溜面”,包子叫“心里美”。
这馒头你还别说,白净,圆润,符合我们东方大国肤白貌美的审美要求,低调,含蓄,也契合我们华夏民族的处事原则。谁以后再说馒头是土面包?那我就强烈建议把洋面包称为土馒头。
以前说起励志,常被人说“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句话。现在让我说,如果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要“馒不在乎”,对待当下取得的一点成绩,我们肯定“不馒意”才行!
馒头给人一种吃法单一的印象,殊不知吃法多种多样,还能煎、炸、蒸、煮,做成煎馒头片、拔丝馒头、腐乳烤馒头等,是时候给老外一点小小的震撼。馒头片故意烤得糊一点,对胃病来说可是比吃任何药物都管用,坚持这样吃一段时间,保证什么胃炎,胃糜烂,胃溃疡,胃十二指溃疡,胃酸过多等症状都会消失。
中国一个小小的馒头,就在西方国家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不是我们的东西有多稀奇,而是他们太没见过世面,将来中国让他们惊掉下巴的东西多了去了,慢慢就会习惯了,这是少见多怪导致的,见多了也就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