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童年的江米饭
王海军

岁月犹如白驹过隙,流淌着的生命之光在不知不觉中,已然迈步于初夏的繁花似锦。刚刚褪去了沉重的厚衣,换上轻盈的夏装,仿佛顷刻间就嗅到了青绿葱郁艾草的特殊芳香。啊!一年一度粽叶飘香的“端午节”也不期而至了。
那日清晨,与爱妻风儿及其喜爱登山健身的好友,到小区相邻的荆山公园登山练习瑜伽。拾级而上之间,但见山道两旁绿树葱茏,花草茂密,繁花似锦。美妙的景致醉倒了山峦、丛林与登山者,尤其是山间生长茂密的艾草,一阵阵的芬芳与清香沁人心扉。闻着这即熟识且又陌生的味道,蓦然间,体味到新的一年的端午节又热情向我们悄然接近,闻到山下大街小巷超市、小饭摊乃及农贸市场粽子的馨香味道,每每刺激着我敏感的味蕾,钩沉起对儿时我们家过“午蛋午(端午节)”一幕幕的甜蜜往事,更怀念那节日当天妈妈给我们蒸煮的一大锅香香甜甜的江米饭-----童年时代的江米饭,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每当闻到那股浓郁的香味,我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温馨和欢乐的童年时光。
那时,我生活在一个半封闭的工厂宿舍家属院里,家境与很多家庭一样不甚富裕,但却充满了爱和温暖。在儿时的记忆中,每年的端午节这天,慈祥的妈妈就会一大早起床,在上班前的空闲里,把破旧的平房拾掇的干干净净,在小院花翎子大门上,拴上一把把清翠、芬芳的野艾叶,据说是能够起到除魔驱邪,呵护全家人健康的功效;剩下的野艾叶妈妈就放在一个半大的铝盆里,将新鲜又光滑的鲜鸡蛋放进盆子,用蜂窝炉子将鸡蛋煮成一大锅黄澄橙、绿莹莹滚烫的水,顷刻,那煮熟的鸡蛋也会挂上一层黄绿的色泽,煞是好看清亮,吃起来即有鸡蛋的嫩鲜,也有艾草芳香味道,据老人们传说吃这样的艾叶鸡蛋,皆可防病健体,我们姊妹五个一人都能分到两个煮熟的鸡蛋,在那个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也是一种颇大的恩赐了.
此刻,妈妈继续为自己的儿女释放着舐犊之情。身体羸弱留有缠着半足的她把前一天晚上泡好的江米在水里淘洗干净,墩上家里平常蒸干粮的大钢精锅,点燃厨房的大锅底,铺好篦子、笼布,将江米分匀平摊好,按上几十枚大红枣,待江米饭蒸到大约一半熟之际,再在米饭上撒上一圈圈绛红色红糖,一切工作也行将就绪了。不大会儿煮熟的江米发出淡淡的清香,混合着大红枣和红糖的馨香与甜蜜。一揭开锅盖,登时热气腾腾,烟雾氤氲,整个厨房、小院乃至整个一排排平房的工厂宿舍区,都会被这种温馨和甜蜜的气氛所笼罩,所包围甚至所感染,把一种浓浓的亲情和端午节日的情愫,淋漓尽致地释放和喷泻出来.
此刻,年幼的我们,把贪婪的目光紧紧钉在那冒着甜蜜、江米香气的锅里。每一个人都急不可耐地盛上一大碗江米饭,美滋滋大口吞咽和食啖起来---甜甜蜜蜜,清香四溢的米饭,咬上一口是唇齿留香,满口生津。香喷喷的江米饭里面铺陈着大红的红枣,咬开时红红的枣在中间雪白的江米饭里显得特别地红彤彤的,显得特别地跳跃与抢眼,红糖把周边的江米米饭浸淫成暗红色,显得特别地热情奔放,显得特别地温馨浪漫,红得那样的深沉和温厚,红得是那么亲切与缠绵。整个一锅甜蜜芳香的江米饭,深沉中蕴含着热烈,沉静中蕴含着奔放,淡雅而不失热情,恰恰把我们妈妈对子女的那份爱怜、关怀和呵护之情,通过这一锅充满温情的江米饭给表达出来----那美妙幸福的场景尽管过去多少年。也仿佛是发生在昨天历历目目呈现在我历经岁月沧桑的眼前!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愈发难忘童年时妈妈包为我们蒸的江米饭。多少年过去了,妈妈已经老了且长年卧床不起,三年多前,走完她的人生之路而撒手人寰。我也不再可能吃到妈妈的江米饭和大红枣、红糖滋润的一份真情实感,原来美好的一切都已成了难忘的时光记忆,那一份思念永远在我心中生根开花,像泉城奔腾的泉水镌刻在我生命的里程之中而永不枯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