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乐建辉,用双手种出“粮”辰美景
作者:饶晓辉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怎么也不会相信,坐在我面前接受采访的这个其貌不扬,身材黑瘦的乐建辉,竟然是个多次荣获省、市、区“种田状元”荣誉称号的人。
年逾六十的乐建辉,是东乡区孝岗镇荣里村人。八十年代初期,参军入伍到福建厦门前线某部服役多年。在部队期间,乐建辉积极要求上进,苦练军事技能,多次被评为先进战士、优秀骨干,并当上了班长,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退役回到家乡后,年轻气盛的乐建辉走南闯北,进过工厂打过工,也做过一些个体经营的行当,积攒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经验。前些年回到家乡后,看到乡村因为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原本肥沃的土地成片荒芜。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我是农村家庭出来的,根就在农村,看不得这么好的田地被抛荒。”经过权衡再三,他决定响应政府的粮食生产政策,回乡种地。起初,乐建辉只是试探性流转了小部分的土地,用于阶段性地摸索种田经验。由于他肯吃苦,善耕种,勤好学,当年种下的几十亩水稻就获得好收成。
初战告捷,更坚定了乐建辉扎根沃土的信心。次年,趁着党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好政策,乐建辉借势扩大种植规模,他接连盘下了本村因劳力流失而荒耕的土地百余亩。土地有了,但问题也是接踵而至。这么多的地,按传统的耕种方式是无法满足,但现代化的机械种植,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还要掌握各种机械操作及耕种技术。怎么办?乐建辉在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的同时,又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了百余万元的启动资金。此外,他还购买了大量水稻种植的相关书籍,并主动与镇、区农技专家请教。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乐建辉根据当地土地特点和土壤性质,选择中浙优8号,甬优9号等优良品种,提升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乐建辉的勤耕、勤思、勤学下,他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比其他村民的亩产量高出了二十多个百分点。鉴于其在种植上取得的好成绩,东乡区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一旦有新的水稻品种问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让乐建辉来试种。他也没有辜负上级对他的期望,每有试种任务,从浸种育秧到田间管理,乐建辉都会细心观察并逐一登记造册,以便给农业技术人员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由于他在水稻成片种植和对新品种推广上所做出的贡献,乐建辉已连续三年被省、市、区农业部门授予“种田能手”光荣称号,并多次应邀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经验交流会。
“政府现在对种粮的大力支持,让我更有种好粮食的信心和底气。接下来,我还计划跨村跨乡承包更多的农田来种植水稻。当然,一花独放不是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今后我要帮助更多的村民,走上种植致富路。”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方向时,乐建辉如是说。看到满脸自信的乐建辉,我们由衷地祝福他,在广袤的农村田野,闯出一片属于他自己的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