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耀平长篇自传连载第廿八章
探探监狱
作者 : 林耀平
上一章讲到“侃侃长官”,主要讲怎样当好“一把手”的问题。本章要讲讲“探探监狱”的问题了。
我作为基层党委、政府的一位领导,到监狱去干什么?因为那是罪犯待的地方呀,多数读者肯定会有些疑惑。
大家有所不知啊!我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时候真的与众不同 : 许多官员每到春节前,一般都会往上走,其目的,无非是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密切上下级关系,于公于私都有好处,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不可告人”之目的,这些年许多贪官污吏就是这样深陷泥泞而不能自拔的,甚至把一个家庭、一个单位都给毁了。所以,我在县委、政府领导岗位上工作了十二年,从来不往上走的,而是采取往下走的方式,即 : 到人间最底层、最没人去的地方——监狱去。
我在县里分管公检法司工作十二年,二零零一年春节前开始,真的连续七八年都去三个监狱(柳州监狱、鹿州监狱和桂林监狱)走一走。其目的: 一是给在这三个监狱服刑的本县籍罪犯搞帮教,给这些犯人讲思想教育课。其主要内容,一方面是教育他们很好地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出去,也好孝敬父母,服务家乡;另一方面是代表县委、政府及家人来看望他们,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情况,“溶化”他们已冰冷的心,激励他们上进,早日回归社会;再一方面是讲完课以后,以乡镇为单位召开座谈会,由乡镇领导主持,所属乡镇的服刑人员全部参加,再一次面对面、零距离地跟他们交流或者需要给家人带什么话、办什么事等,由乡镇领导一一记录在册。
值得让人感动和回味的是 : 当我在搞教育的时候,我一开口就说: “各位(不能像往常开会那样称同志们,因为我不是罪犯): 大家上午好!我代表县委、政府及你们的家人们,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专门过来看看大家……”一句话没讲完,坐在下面的服刑人员就有哭出声来的,一个两个、十个八个。一句很正常、很平常的问候语,把他们心中的愧对“江东父老”、悔不该违法犯罪、如今落到如此下场的极为复杂的心境都一古脑地翻腾出来了。真的,我作为一个讲演者,也被这些哭声所感动,感动他们发自内心的悔过、力争早日回归社会的急切心情。
当我带着县“四家班子”分管领导、公检法司分管领导和各乡镇分管领导去监狱看望服刑人员的新闻在电视台、广播和报纸上登载后,迅速在百姓中传开了,尤其是服刑人员的家人,更是赞不绝口。此举,真的是为党委、政府争光了,没有一个不叫好的。
更让我感动的还有一个小故事。那年春节假后第一天上班的晚上八点钟左右,我从县体育场跑步回宿舍的路上,忽然听到后面有一个人喊我: “林书记……”我回头看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我挺奇怪地问他: “小伙子你怎么认识我?”他说: “怎么不认识呢?您春节前去柳州给我们讲课,反响太好了,人人都会记得您的。”我一听就知道他刚从监狱出来不久,于是就对他说道: “今后可不能再做错事!”他回答道: “一定的!我一定记住您的话,孝敬父母,找份工作,好好做事,奉献社会。”你看看,在监狱仅讲了四十来分钟的课,效果竟如此地好。更让人欣慰的事,听过我在监狱讲课的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重新犯罪率大大下降,据公安局和司法局有一年统计,重新犯罪率仅2%。试想,若是多发生一起案件,不知道有多少人遭难,受害。
我们去监狱,除了帮教外,还给每位服刑人员带去一些吃的、用的东西,比如: 印有县委、政府字样的洗脸巾、牙具和小吃等,也就是说 : 这一趟,听的、吃的、用的均有。县里如此关心这些曾经祸害过社会、伤害过别人的罪犯,他们连想都没想过。县里如此地真心诚意去帮教他们,我想,即使心再冷,也会被温暖的,他们能不好好配合改造吗?
还有个情况需要说明一下。那就是作为负责管教服刑人员的监狱各级领导,非常欢迎各县、区有关领导前往监狱去帮教他们所属原籍服刑人员的,因为我们是在帮助他们做工作,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
总之,在监狱服刑的人员,无论他过去犯下什么罪过,但他们依旧是个人,也应该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尤其是希望服刑人员所属的县、区及乡镇、办事处有关领导要重视对他们的帮教,为他们早日回归社会、今后不再违法犯罪、不再坑害百姓提供条件。反正我是乐见这种行为的。

(V∧)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七星文艺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华南最高峰审稿者之一等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六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七个县、区有关人员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传统文化课和日常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目前正在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