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义厚战友情
文 | 刘永春
今年我们将迎来伟大的祖国成立75周年。此时此刻,我们怎能不回忆、缅怀那些为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的革命先烈和战斗英雄。怎能不传颂、歌赞那些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战友情谊。今天,向大家讲述的是战斗英雄刘元全与张作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结下的深厚的战友情谊。
刘元全,1924年4月出生于淄川区龙泉镇圈子村。他幼小时父母双亡,15岁那年就跟随叔父到洪山煤井和博山煤井挖煤做苦工。他饱尝了旧社会的苦难,受尽了煎熬。那时下一班井赚到的粮食还填不饱肚子。在井下遭受了把头拿着皮鞭赶打他的伤痛,目睹了那些在挖煤中丧生却无人问津的矿工。心中产生了对旧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1945年7月,他怀着对旧社会的无比愤怒和仇恨,志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参军后,刘元全陆续参加了莱芜战役、蒙阴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湘南战役等战斗。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并到军官军事营学校军训结业。刘元全,在解放战争各大战役中,屡获战功,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军官和杰出的战斗英雄。
1961年,刘元全实现了他参军时的夙愿:打败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他毅然放弃了去政府部门工作的机会,回到了他的家乡龙泉镇圈子村。当时,他把军队领到的8000元,大部分送给了他的家人和帮助过他的邻居,以表感恩之情。回家不久,刘元全担任了龙泉镇圈子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在故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

70年代末期,刘元全的战友张作树,到淄博矿务局龙泉煤矿担任党委书记。他经再三打听终于在相邻煤矿的圈子村找到了刘元全。在刘元全家里,俩人抱头痛哭。在场的人们也为他们战友相聚,流下激动的泪水。张作树讲:在一次战斗中,我受了重伤,是他把我从山上背下来的。那一幕,我永生难忘……
那是蒙阴战役的一场攻克敌军占领山头的激烈战斗。刘元全带领他的战士们,按照部队作战部署,朝山头发起了进攻,迎着猛烈的炮火向山上敌人冲杀。即将拿下山头的一刻,突然山头隐蔽的一个碉堡里,敌军一架机枪雨一般的子弹射向我们勇猛冲击的战士,冲在前面的战士一个个倒下了。战士张作树奉命携一捆手榴弹,迅速冲向碉堡。不料一颗子弹射中他的胳膊。张作树忍着巨痛爬到碉堡前,拉响了捆绑的手榴弹。“轰隆”一声巨响,敌碉堡和机枪被炸毁。战士们奋勇冲向山头打垮了敌人,占领了山头,完成了攻克山头的艰巨战斗任务。此时,刘元全看到碉堡炸毁时震昏负伤、流血不醒的张作树,立刻把他背下山去快速救治。

原淄博矿务局龙泉煤矿党委书记张作树
部队战斗中生死离别,且又30多年后重逢的战友情怀,道不尽永久回忆的话语。张作树知道刘元全家庭困难,从生活上给予了很大照顾。通过组织帮助其儿子刘成标安排到龙泉煤矿工作。并为其做媒娶上了媳妇。这无不让人对刘元全、张作树的战友情怀所感动。
新中国诞生75周年,我们不仅回忆这些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战斗英雄人物,而且不忘初心,向英雄学习、致敬!同时,也更加珍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时代人民当家做主的美好幸福生活。

获得许多军功章殊荣的刘元全已经去世,他在部队的荣誉证书等现珍藏展出于淄川龙泉镇圈子村的国家二级博物馆——“三顺博物馆”红色乡村记忆展厅。抚今追昔,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刘元全。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的战士,解放战争中的优秀指挥军官,杰出的战斗英雄事迹,将永载史册,教育激励着后人!人民永远缅怀他,歌颂他,学习他,爱戴他!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