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国学系列(三)
儒学的意义
李开成
儒字本义指从事丧葬礼仪之人,后泛指通晓礼乐斯文之士,孔子年轻从事丧葬吹鼓手职业大体印证这一事实。儒由狭义职业演为通晓斯文之士提升了儒者格局,滥觞出华夏早期独立知识群体。孔子后来删订五经并以之开规模办学先河,于齐鲁大地奠基华夏另一思想高峰--儒学。之后亚圣孟子出现,形成系统的孔孟之道,深刻影响了华夏民族灵魂。儒与道及隋唐佛学犹三座并列高峰完备了中华国学体系。《论语》系孔子学生记忆而作,孔子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围绕仁外延出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悌恕,勇直拙讷敏等维度,《论语》意义在于闭环出伟大的人伦体系,这体系与教书育人息息相连,因此儒学一改道家拜师单传,开创有教无类规模办学的绚丽新局。教书要有课本,孔子一生精力筚路蓝缕删订六书,为周易写《十冀》。亚圣孟子是孔子门下子思的学生,其民贵君轻思想影响了其后整个封建时代思潮。
漫漫历史儒学鲜明两大特征:一是人格浏亮的君子风范,草民君子以斯文分野,知识分子则以风骨气度相别。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人格风范,以松梅竹菊喻之犹如佛以莲花为象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君子经世致用的前行方向,尊经颂经循经是君子必修课,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君子魂灵写照。二是文人治国的政治传承。文化治国实则以优质思想铸民族之魂,故此国家除动荡特殊期外,社会均格局于相对平衡。几千来何以儒家成中国文化主流,道佛则隐于幕后,乃在儒学有庶民百姓能接受之晓畅表述,具广泛操作性,有经世致用的实在。至汉以降除晋代玄学风靡一时,隋唐宋元明清无不大儒迭出,内涵不断扩张。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拘于维护社会秩序之需,隋唐佛学兴起得益于中国道儒的兼收并蓄,故中国许多庙宇三教合一。宋代理学将儒学推至高峰,大儒朱熹删订十三经构筑起儒学宏阔骨架,明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内涵的新贡献,清代训诂承继儒学血脉,民国大儒则坚守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时至今天,海内外学者提倡致敬斯文之新儒学。儒学积极入世思想使无数仁人志士成为国家脊梁,各大书院成培养人才摇篮,阡陌里巷三字经千字文书声朗朗,善孝祠堂松柏森森,普通百姓礼仪家风俨然。每个中国人骨髓流淌儒家血脉,每个人行为都要用儒家思想来校对。对孩子的敦敦教导是如何做人,最高妙的学问是如何处世。君子之上是贤,贤者济世,乡有绅士,朝有贤相,社会有贤达,道德高标称贤良,家庭称贤内助。贤之上称圣,圣者是超越时空的跨代师表。君子之下称庶民,庶民之下叫小人。
儒学的意义有九:一是破天荒建立起规范的人类人伦理论体系,孔子何以被公推世界十大圣人之首,乃在其以仁为核心的纲常大写人类的莹亮之美,而围绕仁又全方位多维度提出可操作的道德标准,故朱熹曰:世无孔子,亘古如长夜。二、孔子删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书,对中华经典典籍贡献巨大。三、孔子有教无类规模办学开先河之举对后世影响深刻。四、孔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礼不仅表现为君子风范,更表现为对良秩的敬畏,中国遂成世界礼仪之邦。五、儒学不仅深刻影响广大劳动人民,也深刻警诫统治者,文死谏武死战并非迂腐而是担当,中国史书秉直而书的传承鲜明表现儒学特征。六、中国人含蓄内敛器具弘阔沉稳担当谦柔斯文品格与儒学浸染有极大关系。七、国人浩然之正气民族之气节气节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气概磅礴儒学的崇高情怀。八、在历史长河儒家思想有自己之局限,历代统治者也塞了不少私货,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关键是后承者的慧眼甄别。九、儒释道其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个儒学背后都有道学支撑,今之学者不仅要全面掌握儒释道国学,还要将国学与马克思主义深度融汇,与一切人类优秀思想深度融汇,才会站在人类高度,迭开奔向命运共同的芬芳花朵。
李开成先生达州市人,原达州市邮电局办公室主任,毕生致力儒释道传统国学研究,有独到之诠释与身体力行运用。著有《广义健康论》、《高境》、《中华智慧养生》(待出版)专著,各种文论2500篇约300万字。曾为上市公司总裁班、机关单位及企业家授课,境界高蹈,文字优美,著有长篇散文《问道千秋》、《宇宙狂想》、《高境》、《中国》及《巴山赋》、《秦巴文脉赋》、《中华赋》、《观沧海赋》等词赋。现为达州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达州著名文化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