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读到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孟国泰先生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宣言》一文,其中指出了当代教育的最突出问题,即“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加班加点、死记硬背、苦拼硬干,搞题海战术、增大作业量考试量,周末假期不放过、夜晚干到12点,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而导致“罐头来自工厂,长得一模一样,把不同的人培养成了相同的人”。读后,深受感悟和启发,特写小品文《培育学生不是生产产品》。
一位家长向一位教育家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教育家指着桌上的一碗饭对家长说:“阳台上的那株花饿了,你帮我把这碗饭喂给花吃吧。”
家长看看桌上的饭,又看看阳台上的花,甚是不解,说:“人饿了才吃饭,花饿了,不是喂它吃饭,而是给它施肥呀。”
“是啊!花有花的天性,人有人的天性,你不能用养人的方法来养花。”教育家说,“同样,每个孩子的天性也各不相同,你不能用教育这个孩子的方法来教育另一个孩子。”
就孩子教育,作家郑渊洁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而我们的教育弊端,往往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就像机器生产产品一样,用同一个型号、同一个模子去生产,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毫无差异、一个模样,成为“同一个模子铸出来的”。
对待艺术作品,我们提倡“百花齐放”;对待理论探讨,我们倡导“百家争鸣”。而对待孩子教育,我们也应该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去教育每一个孩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学校、教育机构共同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孩子,不是机器生产产品,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育出各有所长、各有所专的优秀人才。

黄小平简介
江西新余人,新余市原作协副主席,被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创作小品文万余篇。已出版文集12部,发表、转载文章8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小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
责编: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