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天地》中级班第22讲】
~~~~~~~~~~~~~~~~~~~-
出题:敬金忠(日月)
《绝的表现手法 》
我国古代的诗论中,把赋、比、兴三个字概括为诗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明人王文录说:“作诗不明赋、比、兴,医药不明君臣佐使也,岂得为诗?”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按此理解,所谓赋,就是写实,平铺直叙,直言其事;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开头先写别的事物,引起下面所要说的正文。
2、比。
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比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
比喻。
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比喻又有以下方式:
其三,借喻。是一种省略性的比喻,直接用比喻物来代替被比喻物。
如林岫的《母牛叹》:
洋奶原来国货装,国人崇外助奸商。
犊儿换姓君休怪,隔壁阿毛改太郎。
以“太郎”来比喻外国的事物。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这里借汉时的匈奴,指与唐交战的外族;魏绛为春秋晋国大夫,借指友人魏大。
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其中的迁客指的贾谊,贾谊以年少才华横溢名闻于朝野,遭到权臣之嫉,被贬长沙。这里,李白就是以贾谊比喻自己,借贾谊说自己。这在唐时是非常普遍的,唐代的诗人往往都喜欢以说汉喻唐,如《长恨歌》开篇就说:“汉皇重色思倾国”,说是汉皇,但其实就是借指唐玄宗。
老师们此次我们用比喻中的借喻表现手法 写一首五绝或七绝 首句押韵 题目自拟 内容自定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冰冰
野鹤 段志军 武汉军 张丽辉
汪凤森 张旭祖 郑举纲 黄伟琰
徐家齐
收稿: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5.1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