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邻居
没回来之前,我就向莲儿问过了,我过去的老邻居还有谁在这居住,她告诉我于婶还住在这,她的子女们都去了山下,或远走他乡,只有她一个人在这里顶着房。但是不一定在这,也许到山下儿子家了呢。于是,我们先看看于婶住的房子。那里本来是我们四家住过的板夹泥的房子,后来,改成了两户砖瓦结构的房子,我家就搬到了火车道北。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道南我们四家一趟的老房。那是我从八岁开始一直住到十五岁离开的房子。
通往我家原来的房址已经没有了路,荒草没脚,野菜遍地,到处是一堆一堆的蜇麻子,白花菜,婆婆丁,还有燕子尾,猫爪菜,“这么多菜啊!”我的惊叹不仅在于菜的种类之多和数量之多,更多的是在于这里已经人烟稀少,我家在这时,这里是我们种的地,种很多土豆,夏天还会种一些小白菜小菠菜大葱之类的东西,如今,成了野菜的天堂,竟然没有人来采摘。
“你看,那园子里的是于婶。”莲儿边说边用手指给我看。“你可看准了啊,我们从这头转一圈儿,去小卖店买点东西,再去看看她。”“没错,我们过去看看吧。”
于是,我们转到了我小时候常常挑水的小河边,我找到了那块大石头,我说,当年这里水深,我们常在这打水,我爸还在这里搭了一个独木桥,有时候,上独木桥上打水,河中间的水比较急,爸爸说更干净。
我跳到大石头上,让老马给我照相,多少年了,常梦见的就是这块石头、这条小河,这河这石头不知给了我多少甜蜜的回忆,特别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有了烦愁的时候,想想这条宁静不争的小河,就会洗去我疲惫的尘埃,让我的心清静明朗起来。 站在石头上,我又回到了童年,雨天浇湿了衣服,我们会在这独木桥上或石头上大声地唱着:一把火两把火,太阳出来晒晒我。太阳就会笑眯眯地在我们喊累的时候探出头来,晒着我们,于是,我们又欢呼起来。
绕了一圈之后,买了两个桃罐头,一箱牛奶,我和莲儿拎着直奔于婶家去。
咦!怎么锁着门呢?刚才不是看得清清楚楚于婶在园子里吗?我们左右看看,扒院子缝看看,没人。这怎么办?就怕不在家白带东西,所以,在山下没买,跑到这才买的,又送不出去了,更遗憾的是没能和于婶说上一句话呢。
我们无奈地往回走。“那不是嘛!”莲儿又兴奋地喊到。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见路的东头一个老太太正慢慢悠悠地往这边走着。我问她是否确定,她说没错。因为我已经二十六年没看见过于婶了,我不知她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记忆里的于婶能说会道,手脚麻利,有主见,有思想,做事雷历风行。眼前这个慢慢腾腾的老人,怎么能与我记忆里的于婶挂上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