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国学系列(二)
道学的意义
李开成
道学是整个华夏文化理论基石,是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人文象征,道学深刻雕塑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方道德方式、行为方式,使国人于婉约豪放济济中旖旎平和中庸的审美情趣。道学肇始伏羲八卦,伏羲立麦积山远观诸象近观诸身,将万物取象类比高度抽象,以乾(天)、坤(地)、离(水)、坎(火)、震(雷)、巽(风)、艮(山)、兑(泽)命之,每类范畴与其它范畴相互联系作用,于缭乱变化中清晰出稳定规律,这规律轨迹便是道。此天地人合一思维对轩辕神农尧舜禹影响极大,代代传之,周文王将八卦演为六十四复卦,从伏羲观自然演为重点察人事,道由之丰沛出饱满的社会学意义。孔子《十翼》为《周易》注入简要说明,老子则集道学大成,《道德经》成华夏第一部系统道家哲学文本,庄子则以文学寓言演绎道学。兹后《道德经》注解汗牛充栋,道学犹如秦岭横亘华夏广袤大地,《道德经》是迄今面向世界译本最多著作,乃东方智慧经典代称。
道学是中国文化源头,施之国是,《尚书》出焉;演于历史,《春秋》、《左传》。滥觞文论,诸子蜂起;韬略军事,兵法修列。谋于政治,纵横捭阖;柔曼文艺,虚实错落。训导思维,汪洋辩证;脉象医学,中正平和。道学形下为器物以具象别之,形上为功用以阴阳抽象生克。大道无垠,道法斑斓,道在阴阳之间,黑白之间,是与不是太极之临界。道是物的慧性,慧的物性,故天下无一物不通透灵慧,无一慧不大道至简彰显物之本来。道与德结合构成人的品格品质,道与理结合构成事的理由理性,与天结合构成天道,与地结合构成地道,与人结合构成人道,道是关乎天地人的纲领总汇。中国人彻底的道学观是天人合一,中国人思维方式是道法自然,中国人的处事风格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指人不能任性胡为而是依道为之,犹如依木之纹路山之走势水之畅达,如此尊道者神,循道者顺,善道者巧,明道者慧。拘小道者谨,行中道者矩,知大道者狷,明天道者透。中国人的性格、语言、服饰、文艺、建筑、饮食、习惯、风俗、审美皆与道息息相关,国人即道人,道中之人。道教是后来物是道学衍生之宗教,由汉代张道陵建于江西龙虎山。道的最大特点是物本主义,认为万物皆由道演化而来,所谓“无极生太极”。其次由太极演化为阴阳两仪,即一阴一阳谓之道,也即对立统一。两仪生四象即老阴、少阴、老阳、少阳,也即金木水火土。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天地万物由此展开。
道学意义有五:一、道学建立了中国自圆其说的哲学体系。思想是碎片,体系是大厦。一个民族若无哲学体系,就登不上人类文明高地,整个民族思想无以支撑。二、道学天人合一不仅将人类欲望纳入道法自然的平衡,也才奠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之庄严宣告,道学在今天愈显蓬勃生命力。三、阴阳不仅广布自然社会及生活方方面面,也给我们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大思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朴素出最直观的阴阳哲理。四、道是汉语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道理即我们讲所有的理都必须有道,道德即有道才有德,因此修道是通天彻地的伟大范式。五、修道不是在人性上相较高下,而是更多将自然性覆盖人性。不是大自然那种杂乱无章,而是自然中深刻的道之规律。六、人类、自然、星系、宇宙逃不过道之规律,故依道而行叫顺天,逆天而为叫违道,何以人类有万千纷争,叫不知道也。
李开成先生达州市人,原达州市邮电局办公室主任,毕生致力儒释道传统国学研究,有独到之诠释与身体力行运用。著有《广义健康论》、《高境》、《中华智慧养生》(待出版)专著,各种文论2500篇约300万字。曾为上市公司总裁班、机关单位及企业家授课,境界高蹈,文字优美,著有长篇散文《问道千秋》、《宇宙狂想》、《高境》、《中国》及《巴山赋》、《秦巴文脉赋》、《中华赋》、《观沧海赋》等词赋。现为达州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达州著名文化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