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诗走进诗仙李白》
作者:王荣辉
朗诵:大梅

李白,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历经千年跨越,读诗走进诗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驰骋想象、恣意挥洒,描绘了壮丽奇异的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鼓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财富中珍贵的文学瑰宝。
诗仙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慢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

早在一千多年前,这位伟大的诗人诞生,谁也没有想到,他后来竟成为唐朝诗歌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一千多年后,他的诗歌经久不衰,依然被人们广为传诵。国人被他的诗歌折服,认为他是被贬下凡间的仙人,才能写出如此“惊风雨”、“泣鬼神”的诗歌,他就是诗仙李白。
他是诗仙,是侠客,是酒徒,同时,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虽然李白在唐诗上的成就无人能及,但他的人生却是万般坎坷。正如李白在《行路难》中写的那样,“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虽然一生命途多舛,但他没有轻言放弃,一直在与命运作斗争。

在中国文化和诗歌中,有很多地点都极具标识性,见证过盛唐宏阔广大、青春气象的黄鹤楼,就是诗人们表达情感的标识性意象之一。只要提起黄鹤楼,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诗词。一定是李白青年时期代表作之一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展现了“诗仙”李白与孟浩然的真挚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诗人面对别离时内心情感。虽是描写惜别,却意境开阔、自由洒脱,展现了诗人的潇洒和豁达。
作为无数中国人的启蒙诗,《静夜思》可谓家喻户晓,从呀呀学语到耄耋之年。这首简单而朴素诗歌,却能给不同年龄的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会,可谓一诗传唱千古,古今皆叹其精妙。少时读《静夜思》无外乎在于诗句简单通畅,但成人读《静夜思》则五味杂陈。诗中的那一轮明月,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情感的寄托,更是抒发思乡之情的脍炙人口名篇。

《早发白帝城》,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过万重青山。这首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加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本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姥山因这首诗而闻名,成为文化名山。山势雄伟,云海壮观,被誉为仙境。全篇以记梦为由,描述了诗人奇异的梦境,抒发了诗人对名山,仙境的热情向往,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夸张,尽情抒发自己浪漫主义的情怀,格调高昂,潇洒出尘。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两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个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后两句诗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豪放派代表作,这首诗以奔放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世态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对生活无尽的热爱和豪情。李白通过描绘黄河奔流的壮丽景象,巧妙地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进行对比,从而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仙这首诗对饮酒文化的独特见解和赞美,不仅展示了诗人个性化的审美观念,也为我们理解唐代饮酒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既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仙李白啊,他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诗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那不羁的灵魂,仿佛随时都能乘风而起,翱翔于天地之间,对权贵毫无惧色。
安徽宣城是诗意江南李白七下此地,留下42首诗篇。敬亭山因李白足迹不凡,被誉为"江南第一诗山"。 中国文房,诗意宣城,这里不仅是江南鱼米之乡,也是“文房四宝之乡”;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宣城,这也是李白心中的江南,他曾七下宣城,徜徉在山水间,在大自然中挥洒豪情,在宣纸上描摹山水,留了下42首诗篇,也留下了诗仙的浪漫,看完《长安三万里》,我跟着大唐顶流李白的笔墨,去追寻那份千年前的诗意与浪漫。

诗仙李白一生仗剑天涯,纵情山水,浪漫豪放,仿佛世间的一切烦恼都无法将他羁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这首在凤凰台上的感慨,似乎印证了他志在报国的豪情壮志。
诗仙李白一生都在追求仕途,但都未能得偿所愿。跌宕起伏的命运让李白尝尽世间冷暖,老天似乎总在跟他开玩笑。但即使在生命的路途黯淡无光时,李白却仍然能够畅怀痛饮,对酒当歌,坚定自己的理想。
诗仙李白诗风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沛的气势,丰富奇特的想象,语言清新俊逸。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都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上天是公平的,给了他旷古绝今的才华,就不再给他更多。就写诗而言,李白就是中华古典文学史上的天花板,没有人可以超越,所有人都只能仰望。
诗仙李白的妙笔生花,创造出一篇篇中华诗词经典,字字句句无不透露着心中的那份“情”。而新时代的我们,也要珍惜人生中读诗的真情,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追求和探索,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且充满力量。在我读诗创作中,提炼诗中最精华的情感表达,让读诗更具魅力,让经典代代相传。
诗仙李白的诗词不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