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佛诞丨“浴佛节”的来历及功德
浴佛的由来
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中国佛教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又称佛诞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就是释迦牟尼佛诞生之日。释迦牟尼佛是佛教创始人,是横三世佛中的娑婆世界教主,又是竖三世佛中的现在世佛。释迦牟尼佛本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也有译作瞿昙)。
因其出身于释迦族,所以成道后被尊为释迦牟尼佛,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世尊、释尊等。释迦牟尼佛原是梵语音译,意为“能仁寂默”: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故立此号。
在各种经论中,佛陀诞辰具体时间并不统一,或说二月八日,或说四月八日。《长阿含经》说佛生于二月八日,《萨婆多论》也有相同记载;《太子瑞应本起经》说佛生于四月八日,而《灌佛经》则说十方诸佛全部生于四月八日。汉传佛教采用四月八日之说。据佛教史籍记载: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27年),
释迦牟尼佛从摩耶夫人的右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佛陀诞生为世间带来清凉的佛法,更为迷失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道,因此佛弟子们在佛诞日举行浴佛法会,来庆祝佛诞与感念佛恩。浴佛的意义
浴佛的意义在于净化个人的身口意,当手持净水沐浴悉达多太子像时,内心应当诚恳祝祷,唱颂“我今灌浴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让我们的身行、语言、心意都能保持洁净;希望社会清净安宁,没有暴力、欺诈、邪恶等事件,环境能够优美清净;并且借浴佛的功德,净化自心的烦恼尘垢,美化社会国土,转五浊恶世为净土,导邪曲人心为善良菩提,这就是浴佛的真正意义!
浴佛,象征着我们洗去内心的污垢,使我们心灵得到净化,显现每一个人本来具有的佛性,典礼的仪式是为提醒我们纪念佛陀的伟大,用仪式激发我们对佛法的敬仰,修学的热忱,这才是佛陀化世的本怀。
浴佛节的精神
佛陀的诞生为世间带来清凉的佛法,更为迷失的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道,因此在佛诞日,我们举行浴佛法会,来庆祝佛诞与感念佛恩。浴佛的涵意,是以戒定为香,忍辱为水,精进为力,智能为镜,慈悲为药,以佛的智能光明、慈悲仁爱,沐浴自己,将种种烦恼化为欢喜、自在、清凉。大众用香汤灌沐,借香花净水灌沐佛像,恭敬供养,祈增福慧,同时亦提醒自己外离身垢、内离心染,时时刻刻保持身心清净,以此启发内心的慈悲与智能,时时以承续佛法慧命为业,让佛的慈光永照人间,这就是浴佛的真义。
浴佛的功德
一、《灌洗佛形像经》云:
“诸善男子善女人,于佛灭后当至心念佛无量功德之力,浴佛形像如佛在時,得福无量,不可称数。”
二、《浴佛功德经》云:
“浴像法,诸供养中最为第一,胜以恒河沙等七宝布施。”但愿佛子的一念真诚,都能为未來植下无量福慧功德。
三、《浴佛功德经》云:
⓵、現受富乐无病延年
⓶、于所愿求无不遂意
⓷、亲友眷屬悉皆安稳
⓸、长辞八难永出苦源
⓹、不受女身速成正觉
如何浴佛
《浴佛功德经》记载:
⓵、若浴像时,应以牛头栴檀、白檀紫檀沉水、熏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陵藿香等,于净石上磨作香泥,用为香水置净器中。
⓶、以好的土做檀,可以方可以圆,大小皆可随之变化上置浴床中间安置佛像。
⓷、浴佛以其香汤沐浴,再以清水重沐,所用之水必须干净。
⓸、两指取香水自顶上灌,此水又称吉祥水。
⓹、手要轻,不要让净水溅出脚踩。
⓺、用软毛巾将佛像拭净,并烧好香,遍熏四方。

浴佛时应持何心态
⓵、应持信心:要心生欢喜,深信功德,透过浴佛形式观照自己內心,让自性显发,同证如來的清淨净法身。
⓶、应持诚心:浴佛形像如佛在,已立世间第一福,并回向度脫七世父母及累劫怨亲眷属早离厄难,使法界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共植福慧,结此圣缘。
⓷、应持正心:求障消除,求心清净,愿以浴佛功德,祈祷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⓸、应持清净心:以佛的法水洗涤我们内心的无明, 一杓水徐徐浇下,灌沐如来的同时也洗涤我们內心的烦恼尘垢。
失传1400年后的印度国宝,意外现身南京,专家:价值不可估量
人生本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捧灰烬,但是很多的得道高僧他们的火化后都会有舍利子的现身。
这形状不一,色彩多样的的晶状体,似乎就是对于他们一生修行见证,多数佛门子弟更认为舍利子的意义是菩萨的化身。
(佛顶骨舍利)
佛教的创始者是古印度的释迦摩尼,而相传佛教文化是商朝的时候传入我国,我国也相应建设了很多寺庙来供奉。
南京的大报恩寺就是其中之一,15世纪它是南方所建的第一个佛寺,据说总花费200多万两白银,通体用琉璃烧制的塔身引人注目,也是奇观之一。
(历史中的大报恩寺琉璃塔)
可惜的是这寺庙却在19世纪轰然倒塌,关于真相众说纷纭,可信度最高的则是因为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这座“中国大古董”毁于一旦。
2005-2006年的时候,为了还原遗址原貌,传承古代历史文化,相应政府的号召,诸多寺庙路陆续进入被保护修建的工程当中,2007年南京政府也对大报恩寺进行了保护开发。
但是原本位于大报恩寺遗址的地方,一座座居民楼拔地而起,让考古人员没了思绪,经过对古代文人墨客的只言片语进行分析,他们终于找到了宝塔的塔基。
经过了整整半年的时间,工作人员发现石灰基槽,这基槽成正八边形,与记载的琉璃塔正对应,而塔基正中央的坑结构和同土的土质与其他地方不太一样,这不由让人记起法门寺下面的地宫。
让考古学家们庆幸的是,地宫的入口完全没有被盗过的痕迹,这证明,这是一座完整的地宫。
进入地宫后,映入眼帘的只是一块大石头,这让人奇怪不已,朱棣并不是一个抠门的皇帝,他所建的琉璃宝塔下面只是一块石头?
考古专家经过几天的努力才将压在石函上面的青石板拿了下来,发现了另一个铁函,这似乎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于是考古专家不敢耽误,将这铁函运到博物馆内。

经过长时间的发掘,众人发现了印度失传了1400多年的国宝——佛祖释迦摩尼的佛顶骨舍利。
这舍利被层层保护,最外层是一层石函紧接着是铁函、塔函、银椁、金棺最终是那拳头大小镶嵌着舍利的佛顶骨。
考古专家们在这通体漆黑的铁函中发现了依稀可见的文字,经过翻译得知,这宝函保护的圣物是整个大报恩寺最贵重的物品,正是阿育王塔和佛顶骨舍利。

阿育王塔和阿育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阿育王是古印度非常伟大的一名君王,他的生平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他的“黑阿育王”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因为统一一个国家需要大量的战争,杀戮,为了扩张领土,他的手上也沾染了诸多无辜百姓的性命。
他内心十分不安,甚至因此染上了心里疾病,常常夜不能寐,而信封佛教成为了他唯一的出路,因为佛家有言“众生皆有佛性”
第二部分是他的“白阿育王”,自从他成为佛教的忠实信徒之后,他的心疾奇迹般的被治愈,皈依佛门之后,他建立佛塔,宣传佛教文化,在他的推动之下,佛教在印度迅速发展。
很快佛教就成为了印度的国教,在阿育王军事建立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发展,很快印度进入到了繁荣昌盛的时代。
据记载,我国高僧法显历经五年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佛教的起源地恒河流域,也参拜了一直追寻的佛顶骨舍利,他详细记录了当地人民对佛顶骨的参拜。
(释迦摩尼像)
国王每天都要供养、礼拜佛顶骨,等一切完成之后才可以处理国事,国中的贵族们也在礼拜之后,才能处理家事,精神世界的饱满,在当时印度人们的三观中是至关重要的。
自此阿育王与佛教密不可分,阿育塔是因阿育王名字所命名,也是一直在默默保护佛家的圣物,阿育王将释迦摩尼留下的舍利分别装入八万四千个宝函当中。

将它们送往世界各地,希望能够建塔供奉,从而推动佛教的发展,而我国南京所发现的宝塔,也是最珍贵的一个。
这座阿育王塔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精良,工艺最复杂,规模最大的一个,也被众人称之为塔王,里面装的也是释迦摩尼唯一一块头顶骨真身舍利,可以说是所有舍利子中最珍贵的一块。
(释迦摩尼佛顶真骨舍利)
这一发现直接轰动了中国和印度,千年失踪的圣物,在千里之外的中国终于出现,作为佛教的起源地印度,印度的信徒们当然想要回这镇国之宝。
但是于情,这块舍利是北宋时期,一位高僧带来的,他的本意、包括阿育王的本意,都是将佛教向外发扬,让更多的人信奉,好于来生脱离苦海,进入西方极乐。
于理,古印度和印度虽说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没有丝毫的关系,所以这舍利只能在我国保管。
为了更好的保存佛顶骨舍利,南京斥40亿巨资打造了一座佛顶宫,其样貌像极了佛祖头顶上面的肉髻和身上的袈裟。
而这稀世珍宝释迦摩尼的佛顶骨舍利被珍藏在地下六层,也不是日常开放,只有特定时间才会让它出现在众人面前,一年也仅仅有21天的时间。
这佛顶骨舍利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唯一性价值连城,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佛教文化的流传,只有百家争鸣的景象出现才能促进国家文化上面的进步。
只要是正道思想,都是促进人们向善,都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发展的存在,终究是殊途同归,共同为了同样的目标变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