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白:)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先生1938年的作品
写于一个悲剧的时代
武汉陷落
日寇的刺刀深深刺入中国的腹地
撤退?还可以撤退到哪里?
我们已经失去了半壁江山
逃亡?还能逃到何方?
哪里还能有一片土地可以被称作中国?
巨大的悲痛
只能通过呐喊宣泄!
创伤的灵魂被烈火日夜烧灼!
艾青,在诗中倾注无比悲愤的力量
痛彻心扉的爱
痛彻心扉的恨
让这首诗获得了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今天,我要把这首诗歌献给你们
所有把灵魂深植这片土地的人
献给所有把生命交付给人民的人
***********
假如 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 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相聚制作
2024年5月5日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曾经相聚,影视配音演员,全民K歌资深诵读导师,阳春巴人语言艺术网络研修院朗诵导师,负责朗诵和影视配音教学工作。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朗诵班授课教师。

投稿须知
1.作者来稿须为原创首发,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
2.来稿如不许改动请加以说明,未说明者视为可以做形式上的修改,字数控制在300——1500之间。
3.文稿请直接粘贴在微信窗口或者邮箱,可同时发送附件,须附上作者生活照,简介及常用微信号,个人简介字数100之内。
4.审核通过的稿件会在二周内回复,未回复即视为不予采用。
5.赞赏的70%返还作者;30%用于平台的维护。
6.文字音频投稿:
邮箱:544589872@qq.com.
微信:18845658123谢谢关注投稿!
7.编辑文章的图片来源于网络或个人
冬晖云霞朗读者编辑部:
主编:白衣天使 副主编:初冬
音频组稿:鳳舞九州 雪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