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不怕冷
有些日子,无论时光的河水怎么淘洗,也不会掉色。
比如2012年4月19日。
那天下午,冀南大地上忽然飘起了大片的雪花。紫色的桐花上,蒙着一层白雪。小树的叶子,刚啄破蛋壳的鸟儿的羽毛一般,在风雪中湿淋淋地滴水。路上的行人,穿回冬天的臃肿,手中的雨伞,好像一只被攥住双腿的大鸟,使劲地扑棱着想要飞走。
接孩子的时间到了,我和众多的家长簇拥在幼儿园的门口。人们有的穿着雨衣,有的打着雨伞,手里拎着孩子的棉衣。
等待的时间似乎分外漫长。家长们不安地跺着脚,发着牢骚。谁会想到,明天就是谷雨了,居然还会下雪?而且是这么大的雪?不是报的雨夹雪嘛,怎么变成了鹅毛大雪?一位老者说,他这一辈子还是第一次碰见这种鬼天气。
一个打车的年轻母亲匆匆赶来。她衣衫单薄,也没带雨具。一个熟识的人赶紧把雨伞倾过去:“哎呀小玲,你今天可真是‘动人’!”
人们全都善意地笑了。
“我出差回来直接到了单位,哪知道老天这么不友好。”
“那你该在路上买件衣服呀什么的。”
“这不给老板汇报了半天,一出来就这个点啦,紧赶慢赶,生怕晚了。”
幼儿园的大门开了。人们一拥而进,先给自己的宝宝缠裹得严严实实,再陆续出来。 我走到门口,只见那个叫小玲的母亲,脱下自己的外套,把孩子连头裹紧,一边焦急地看表,一边给什么人打着电话。嘈杂中听不真切,估计是向家人求援。但从她一脸的失望来看,怕是没什么指望。她只好抱起孩子,顶着漫天风雪,站在街头打车。偏偏越是恶劣的天气,越是不好打车。她一边注意着往来车流,一边不时地检查孩子是否裹好了,生怕孩子冻着了。
我离家稍近,没敢骑车,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打着雨伞,艰难地冒雪前行。回头看看,那位年轻的母亲还在雪幕中左右张望,冲着往来的出租车徒然地招手。 到家后,外孙女问我:“姥爷,那个阿姨穿得好薄啊,她不冷吗?”
“你说呢?”
“我觉得也冷也不冷。”
“为什么呢?”
“这么大的雪,怎么能不冷呢?不过她的孩子暖和了,她就不冷了。”
“你怎么知道呢?”
“冬天放学回来,我的手冷了,妈妈就把我的手揣在怀里。我问,你不冷吗?妈妈说,宝贝儿不冷了,妈妈就不冷了。”
真的,天下的母爱呀,都是不怕冷的。
作者简介:陈增印,笔名曾殷,河北邢台人。1982年大学毕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喜欢读书,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