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天文奇观太阳耀斑地磁暴生极光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5月13日新华网、央视网及新疆日报道,近日,我国新疆等地有许多居民、游客幸运直观罕见奇异极光,刷屏热搜!此前,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5月10~11日9时连续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北京时间2024年5月10日23时,我国新疆等地发生多起地磁暴,引发当地天空出现红色为主的多彩罕见极光。报道称,此次地磁暴最大级别达到超大地磁暴(Kp=9)水平,预计未来24小时,磁暴过程仍将持续,后续仍可能发生大地磁暴。受地磁暴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电离层将会出现扰动,短波通信和导航定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层大气密度显著增加,将导致低轨卫星轨道衰减加剧。相信我国新疆等地,会有更多居民、游客幸运直观奇异极光。
据天文学常识,地磁暴是指太阳爆发耀斑产生的日冕物质抛射到达地球,数亿吨等离子体云冲击地球磁层,从而造成整个磁层发生持续十几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的一种强烈扰动,在局部地域会产生极光。而极光,实际上只是地磁暴的“副产物”,当日冕物质携带着太阳的能量与地球相遇后,其中一部分会随着地球磁场进入两极,并与距离地面一百到四百千米高的大气层发生撞击,撞击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交换,这些能量在被大气原子与分子的核外电子吸收之后,又快速得到释放,释放的结果就是产生发光。绿色与红色极光便是来自氧原子,紫色与蓝色极光则往往来自氮原子。
有网民问,为什么此次在我国新疆看到的极光大多是红色为主的多色漂亮极光?为此,有天文专家指出:因为,此次我国新疆等地看到的大部分极光,集中在地球上方的90~400公里。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绘制的人类观测极光示意图显示:在300公里以上,极光以浅红色为主200~300公里以深红色为主;100~200公里以绿色为主;100公里以下则是蓝色、紫色或多种颜色混合的颜色。因为地表有一定弧度,使得地球本身会遮挡一部分远方的物体。如果观测点离极光太远,就只能看到高度更高的红色极光了。因此,近日在中国新疆等地看到的极光大都是红色,极少时间也出现了通常在北极圈内,才能看到的多是绿色与蓝色极光。
有网民问太阳耀斑究竟是什么?真的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影响吗?它真的是一场太阳的“烟花秀”吗? 为此,天文专家解说,太阳耀斑是太阳大气中剧烈的能量爆发现象,与黑子、日冕物质抛射(CME)等相似,都是太阳活动的表现。耀斑能级从小到大分成A、B、C、M、X五个等级,每一级比前一级能量大10倍, 大部分太阳耀斑的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并在短时间内伴随着大量的能量释放。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十万甚至一百万次强火山爆发的总能量。设想一下,一旦太阳风暴穿透地球保护层,地球会变成什么样,绝对不会是看着很美丽的烟花秀。
但,天文专家又解说,太阳耀斑通过有无伴随日冕物质抛射分为爆发耀斑和束缚耀斑,而最近一段时间里爆发的太阳耀斑为束缚耀斑。束缚耀斑因为没有日冕物质抛射,太阳上的物质没有逃逸出太阳磁场本身,也就是说,太阳耀斑喷发高能粒子流并产生辐射被有效的束缚住,无法穿越日地空间突破地球大气层的保护,所以对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不会造成影响。
至于,为何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对此不断的发布预警呢?天文专家说,太阳不断从它的表面向周围的空间喷射物质,太阳活动周期的峰期,每天可能会发生2-3次日冕物质抛线。部分日冕物质抛物线会最终撞上地球产生极端空间天气事件,例如,影响卫星的运行,影响高纬度地区电网的稳定性等,因此预警太阳极端耀斑、地磁暴有利于提醒“专业人群”提前应对空间灾害。
总之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天体等离子体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高速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由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一般情况下,耀斑发生一段时间后,会在高纬度地区看见极光。在爆发耀斑发生后,太阳风穿透地球磁层的范围扩大,处在中高纬度的新疆看见极光就属于正常现象了。
据笔者了解, 本轮太阳活动周已进入天文峰年阶段。根据天文专家最新研判,从现在起,到2025年7月,太阳活动将达到天文峰值。目前正处于峰值附近,太阳活动较为频发,属于正常自然现象。幸运的游客可能不需要去遥远的北极或南极,仅在中国新疆、黑龙江等地便可有幸一览极光的壮观景象。为此,特赋《天净沙》为评为纪。
日冕抛射天穹。
地磁生暴光彤。
幸客犹游梦中。
幻奇云涌。
绿红蓝紫相逢。
一一2024年5月14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