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国学系列(一)
佛学的意义
李开成
佛学奠基人为释迦摩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意为能,能忍能寂圣者。公元565年(与老子同时期)出生尼泊尔为净饭国太子,29岁弃位出走,遍拜名师苦修6年无果,35岁于菩提发愿不证因果誓不起身,七天七夜顿悟成佛,兹后如孔子精舍讲学,弟子五百,信众无数,乃至佛学演为佛教,传之中国东南亚及世界影响深刻巨大。
释迦牟尼两大特征,一是无限怜悯之善根,放弃温柔富贵寻求解救世人疾苦之法。二是旷古绝今巨大思考力。前者表现为参天情怀坚忍求法,后者表现为菩提发愿终于证得自圆其说,其逻辑宏阔终成一代宗师,2600年来生命力依旧。其核心要义为三印法即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十二缘起即无名、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此乃三十七种修行法。佛学以三印法为总纲建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因果轮回明心见性思想,如来即无所去无所来。
佛学自汉导入中国,与道儒文化融汇衍生出中国本土佛学即禅宗禅学,禅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耸立起华夏巍峨禅学空灵圆融智慧高峰。
禅者空灵。空灵非空白而是敬畏神明。神从示从申,示表祭台申乃闪电,引为神灵膜拜。神仙构成联合词,神是天神,仙是修道而成,二者都具高于普通人力量。其次禅讲静笃。空与静紧密联系,静中思维才表现无限张力,也才可与神明同频沟通,如物质在气态下最能有效交换,山水云之气、谷血药之气在气体无分别,调动宇宙之能即调动气能,免疫力在安静时产生,思考力在冷静时清晰,体力睡足才恢复,定力于静笃中确立。第三禅是随机。禅是机锋方便,禅将刻意寓于不刻意,如同画在山水中意在山水外,线条有限留白无限,以有限表现无限是禅的鲜明特征。有人求教禅师,禅师斟茶至水满而溢,人惊呼,禅师道你现心思满满我如何教之?这叫随机起意,然意蕴深刻。第四禅非形式逻辑而是灵感逻辑。形式逻辑看山是山,灵感逻辑看山不是山。形式逻辑乃线性思维,灵感逻辑乃立体思维,线性一维灵感多维。佛陀将死,众皆悲戚独迦叶拈花微笑,佛陀将衣钵授予迦叶二世,为何?众人看到是死,迦叶看到是轮回。再如新冠肺炎凡人皆悲戚而不知此乃人类一次集体免疫。第五禅是开悟。神秀偈语是身如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慧能偈语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前者着相而著,后者空空生慧,慧能遂成六祖。第六禅是自信。禅藐视现存一切限制获绝大自由,飘逸于是与不是之间,如宇宙公民圣洁俨然灵慧通天。
佛学现实意义有五:一、首先是释迦牟尼巨大善念与高尚壮阔的饱满人格。其从公子哥儿舍身饲虎求解脱世人之法贵在哲人的身体力行,其思想闪烁人性大美光芒。二、诸法无我认为万物皆是缘起没有自性,故一切皆在变化中,我们看到的实相其实都是虚相,惟逾越实相才能跳出轮回,进入无上光明境界。三、佛学因果轮回之说突破草木一秋局限,将三世乃至万世因果轮回纳入人的业力流转,从而确立善念广备众生平等万物有灵不杀生伤生理念。四、佛冷衾寞寂最大限度保护自然资源,对物欲横流形成巨大参照。五、仅有中国道学儒学是不够的,儒是入世,道在出入世之间,佛是出世,一个具出世思想的人才能彻底坦荡庄严,以无畏之勇去逾越人生一切苦难。
佛教是一种极端修行法,正如所有宗教基督、伊斯兰、道教、儒教等一样,被学说逻辑征服的叫善众,入会所修行者谓宗教专师者。凡物都有极端与中庸多元形式,此正是世界的斑斓,思想因斑斓而丰富,共性缘个性而存在。
李开成先生达州市人,原达州市邮电局办公室主任,毕生致力儒释道传统国学研究,有独到之诠释与身体力行运用。著有《广义健康论》、《高境》、《中华智慧养生》(待出版)专著,各种文论2500篇约300万字。曾为上市公司总裁班、机关单位及企业家授课,境界高蹈,文字优美,著有长篇散文《问道千秋》、《宇宙狂想》、《高境》、《中国》及《巴山赋》、《秦巴文脉赋》、《中华赋》、《观沧海赋》等词赋。现为达州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达州著名文化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