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和苑里的枇杷黄了。
"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枇杷冬季开花,花早果亦早,是入夏后首先成熟的果实。
枇杷黄了,物业上昨日摘了不少,整个风和苑园艺甚佳,他们确实也辛苦了。
皇甫老屋的院子里也有一棵枇杷树,也不知大哥是怎样种的。以前冬日回乡,见众树叶黄尽落,而枇杷叶独存,一树葱笼,装奌冬色,心里总是奇怪,这南方的树,怎么能在北方成活呢?
今日读书,方知枇杷又称卢橘,原产于巴蜀之地。苏轼有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旧日读诗,只认为苏轼旷达,四处为家。如今方悟,东坡乃蜀人,卢橘荔枝,四川所产甚佳,东坡广东又见,故似回故乡一般。
汉武帝时移枇杷入上林苑。"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这是司马相如《上林赋》的句子,以前读时也忽略了。
"美种盛东南,园林十二三。"(宋韦骧《枇杷》)江南的枇杷其实是唐宋以后移种的。
我皇甫本为上林旧地,枇杷新种,不过旧地重返罢了。
今日读书方知枇杷的这些过往,却是平素自己孤陋寡闻了。
朋花妹子昨已回乡,昨天发来老屋门前照片,一切如旧。
那枇杷树想必也结果了,北方晚熟,应该还是青的。
不知什么时候,可以亲眼看到老家枇杷成熟成金的样子呢。
布谷声声不见春,
风和苑里绿荫荫。
江南梅子未黄日,
先看枇杷满树金。
繁繁耳叶碧如玉,
累累果丸黄似金。
移种上林成往事,
枇杷先饷护园人。
门前竹子夏成荫,
妹子拍照实有心。
会稽枇杷成熟日,
树下却忆故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