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5月12日新华网转自【中国科学报】消息: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4月的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为15.03摄氏度,比2016年4月创下的纪录高出0.14摄氏度。这是全球地表平均气温是有史文字记录以来最高的,这也是全球连续第11个月创下纪录。这意味着2024年4月全球平均气温15.03摄氏度,比1850年至1900年4月高1.6摄氏度,气候科学家将后者视为工业化前的基准。2024年4月,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为15.03摄氏度,比2016年4月创下的纪录高出0.14摄氏度。这意味着2024年4月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年至1900年4月的平均值高1.6摄氏度,气候科学家将后者视为工业化前的基准。
笔者今晨查询公开资料获悉,作为2015年《巴黎协定》的一部分,各国承诺努力将全球变暖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的范围内。此前,全球气候科学家普遍认为,除非平均气温长期超过1.5摄氏度,否则这一极限不会被突破,但这可能会在2030年发生。
毫无疑问,全球气温长期上升是由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推动的。厄尔尼诺现象期间,温暖的海水扩散到太平洋并向大气中释放热量,这也是最近几个月气温破纪录的原因之一。
所谓“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发生在海洋中的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异常的增温现象。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赤道西太平洋海域的大量暖海水流向赤道东太平洋,致使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大气上升运动减弱,降水也随之减少,造成那里严重干旱。而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由于海温升高,上升运动加强,造成降水明显增多,暴雨成灾。
2016年,全球出现了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当时便创下了全球4月平均14.89℃的纪录。国际气候专家曾预测:拉尼娜现象很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形成发展。这意味着冷水扩散到大西洋,冷却地表空气,将使全球地表温度暂时下降。
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Carlo Buontempo在最新一份声明中表示:“厄尔尼诺巳在今年年初达到顶峰。然而,尽管与厄尔尼诺等自然循环相关的温度变化时有发生,但由于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而被困在海洋和大气中的额外热量,将继续推动全球气温创下新纪录。”
笔者志清认同,事实上,考虑到人为因素造成的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过去一年的全球地表温度甚至高于预期。这已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变暖可能加速的担忧。因此,各国履行《巴黎协议》,加强高科技控温,推进高科技转化为控制温室排放、与绿色节能手段产业化、常态化,刻不容缓!为此,特赋《江亭怨》为评为观。
温室气团独倚。
梅月暖风天际。
最热未曾闻,
观史辞春四尾。
摄氏实情乱委。
十五零三惊起。
高值刷新时,
厄尔尼推趋势。
一一2024年5月13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