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牛了
文/崔云生(山东)
一头猪总觉的
牛圈不错
没有猪的味道
都是牛哄哄的
于是猪移民了
搬到牛舍
整天与牛作伴
感觉牛哄哄的
时间久了
猪以为它是牛了
像牛一样叫唤着
只恨自己长不出牛耳朵
时间久了
猪以为就是牛了
像牛一样嘲笑猪
只是牛群不认它毛不多
这首诗《猪牛了》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一头猪试图融入牛群的故事,借以讽刺那些盲目模仿他人、忘却自我本色的现象。以下是这首诗的解析:
- **开头**:“一头猪总觉的,牛圈不错,没有猪的味道,都是牛哄哄的。”这里,猪因为厌倦了猪圈的环境,羡慕牛圈的“不同”,“牛哄哄的”既形容牛的傲气,也暗含猪对新环境的向往。
- **猪的决定与尝试**:“于是猪移民了,搬到牛舍,整天与牛作伴,感觉牛哄哄的。”猪采取行动,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希望通过与牛相处来改变自我认知。
- **自我认同的转变**:“时间久了,猪以为它是牛了,像牛一样叫唤着,只恨自己长不出牛耳朵。”这几句反映了猪在长期的模仿中,开始从心理上认同自己为“牛”,甚至试图在外表特征上也向牛靠拢,但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 **讽刺与反思**:“时间久了,猪以为就是牛了,像牛一样嘲笑猪,只是牛群不认它毛不多。”猪不仅在心理上彻底“变身”,还开始从牛的角度去嘲笑同类,却悲哀地发现牛群并不接纳它,因为它本质上还是猪,无论多么努力模仿,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这首诗通过猪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寓言式地探讨了身份认同、自我认知以及社会接纳的主题,同时也讽刺了社会中那些盲目追求不属于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忘记自身本质和特点的现象。诗人崔云生以轻松诙谐的语言,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