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霞盈半天,隐月暗流泉 113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行入云天外
山川瞰自明
书榻卧长载
难了红尘情
孤霞盈半天
隐月暗流泉
好与烛光伴
岂能废华年
松风洌清徐,烟雾伴晨浮,信步行山下,闻鸟鸣琴途。幽径独行,草木婀娜,林深之处的鹧鸪开始鸣叫,云山雾罩下的疏枝翠叶在风雨飘摇中若隐若现,一个经历过疾风暴雨的人,即使风凋碧树,依然能够独立高楼,望尽天涯海角之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生命修行不是求食问田,而是寻找超越尘缘的真正价值!心归何处?思与谁依?曦透帘梦,山鸪传情,我与小鸟,如之共鸣。青山历历,日月明明,岁月让我们逐渐从波澜壮阔中平静下来。天大的诱惑,心无动于衷,泰山般压顶,人也巍峨不动。人就像从山谷滚落到溪涧的巨石,在千万年的水波洗礼中,渐成美丽的鹅卵,它虽然失去了奔向大海的勇气,却从此把小溪当做生命的归属,回首往来,不为己喜,不为物悲,淡定中燃起一股自信和勇气,这也许这就是成熟的标志,超然物外,又不离其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半世过云老,寂寞自然道,再思赋洛神,春秋几逍遥。自笑红尘,万念无新,今天对于天空飞过的鸪鸿,只有欣赏没了索求,生命的状态就在这宠辱无惊中慢慢定格。心无喜怒哀乐之意,人无流离失所之形,一感一念,就是画笔,一心一田,就是画卷,是黑是白,是青是蓝,恢宏大气还是小家碧天,全靠我们的一念一感为其绣饰,为其装扮,若乃春花春鸟,秋月秋莲,观之在目,一去忘返。古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此时此刻,言为心声,言出于景。雨后的远山以及过山的白露,清晰可见,象一出生命,天真烂漫。长夏之雨,来的快去的猛,自然而无奇,从春夏走来向秋冬迈去,二十四气犹如生命一一样充满着无形的节律,天地万物其实有着相似的运行轨迹,来时无影,去时无声。昨天的日子都已过去,未来的日子尚未开始,已去的既往不咎,未来的没有期许。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世界中,我们渺小的犹如一介尘埃,人类向外索取太多,几人真正反哺善待过自然,走出自私的小我再次回归自然吧!我们需要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构筑起地球生命共同体,方知道法自然之永恒,方得天人合一之根本,方知阴阳太极之源泉,方知万物之同根同源同理同存,天赋众生平等,何来贵贱短长之念乎?人于天地之间永远是匆匆路过的一粒尘芥,来去无依,悲喜无情,生死无惧,我们又何必去大恨什么?大爱什么呢?孤立于生命当下,听鸪音鸣晨,观林海霁纷,一切平淡中又涵蕴着神奇,似乎旧梦已去,惟愿心在烟霄。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八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3年12月16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