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代穷上西天》是一部情感深沉、思想丰富的中篇神话小说,作者巫山人以其独特的笔触,将九代穷这一角色的传奇经历娓娓道来,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世界,更在无形中引领我们深入探讨人性、道德、以及命运等深邃议题。
一、思想性的深邃与探索
在这部小说中,九代穷的命运似乎被无情地束缚,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正如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所言:“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九代穷的坚韧和勇气,正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他凭借着自己的力量,一步步走出困境,实现了自我超越。这种对命运的挑战和反抗,是作品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九代穷的成长历程中,孝道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深知母亲的艰辛和付出,因此始终保持着对母亲的孝顺和关心。这正如孔子所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九代穷的孝道精神不仅体现了他对母亲的爱,更展现了他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坚守和传承。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提醒我们要时刻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孝于父母。
作品还深刻探讨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在逆境中,九代穷始终保持着善良、乐观和爱心,这些品质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希望。然而,在九代穷的周围,也不乏一些冷漠、自私和贪婪的人。正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要爱整个人类,但不要同情任何人。”这句话或许过于极端,但确实揭示了人性中复杂且矛盾的一面。同时,我们也应该铭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言:“善良是一种语言,聋子能听到,盲人能看到。”在九代穷的故事中,我们更能体会到善良的力量。

二、艺术性的卓越与魅力
《九代穷上西天》在艺术上有其独特之处。作者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细致入微的人物塑造以及引人入胜的情节安排,成功构建了一个富有层次感和深度的故事世界。这部作品在细节处理上展现出了作者的才华和用心,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
在场景描绘上,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无论是宁静的乡村还是繁华的城市,作者都能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其独特的氛围和韵味。
在人物塑造上,作者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通过对人物性格、经历、心理等方面的深入挖掘和细腻描绘,作者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各具特色,个性鲜明,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在情节安排上,作者巧妙地将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紧凑而富有张力的情节发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悬念和惊喜的故事世界。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和关注。
《九代穷上西天》在艺术上确实有其独特之处和卓越之处。然而,我们也需要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不过度夸大其艺术价值。这部作品值得一读,但每个人对于艺术价值的评判也会因人而异。

三、语言与构思的巧妙与精致
在语言和构思方面,《九代穷上西天》同样展现出了巧妙和精致的特点。作者采用了质朴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得故事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灵。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在构思方面,作者通过九代穷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一个关于人性、道德和命运的故事。他巧妙地将这些宏大的主题融入一个情感丰富、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使得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以下是从小说中的一些句子加以评论:
1. “屋内中间,燃起取暖与照明的柴火在噼啪着响。待产妇人发出一阵‘啊一,啊一’的申吟声后,在隐婆的帮助下将婴儿产下。屋内顿时响起婴儿‘哇哇’的哭声。”这句话通过对屋内环境和产妇呻吟声的描写,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同时也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婴儿的哭声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九代穷娘一边吃一边流着眼泪,道:‘儿呀,汝也吃。’九代穷道:‘儿不饿,娘吃饱了儿再吃。’说着,伸手为娘抺去眼泪,继道:‘娘别担心,儿长大了,儿可以讨饭给娘吃了!’”这段对话展现了九代穷的孝顺和懂事,他虽然年幼,但已经懂得照顾母亲,为母亲分担痛苦。这种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3. “张屠夫听了黄婆如此唱九代穷,心里着实不舒服,一赌气,拿出所有积储为九代穷说了一门亲事。”这句话表现了张屠夫对九代穷的关爱和责任感,他不愿意看到九代穷被人嘲笑,所以决定为他娶亲。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和价值观。
4. “九代穷不明白自己为何这般命苦?为何这样穷?有一天,他在街上听说书先生说书时听说书先生说佛祖如来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知天下所有之事,能知人的前世今生,就想去问佛祖,请佛祖告诉自己穷的原因。”这句话揭示了九代穷内心的困惑和对命运的思考,他希望通过问佛祖找到自己贫穷的原因,从而改变命运。这种对命运的探索和追求,是人类普遍的心理需求。
5. “九代穷在林子里转来转去转了几天也没有走出林子,身上带的吃物也吃光了,就在林子里摘野果子充饥,渴了就喝山涧水,实在找不到野果子的时候,就吃树叶充饥,大概吃了有毒的植物,九代穷变得神志不清,浑身浮肿,在林子里乱转,也不知自己走了多久才走出林子,奄奄一息地倒在一户大户人家的门口。”这段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九代穷在森林中的艰难处境,他不仅面临着饥饿和口渴的困扰,还误食了有毒的植物,生命垂危。这也反映了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以及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毅力。
6. “柴大善人见九代穷是个壮小伙,是个不错的劳力,便欲让九代穷留下。九代穷打躬作揖道:‘多谢柴老爷救命之恩!但小可不能留下来,小可要上西天问佛。’”这句话体现了九代穷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他不愿意留在舒适的环境中,而是选择继续前行,追求自己的目标。这种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7. “妙音端茶进来,对九代穷道:‘施主这厢用茶。’领引九代穷到右侧偏厅里去,将茶具放于桌上,正准备往杯里斟上茶。九代穷道:‘不劳烦师父,小可自己来。’起身欲拿杯子自己斟茶。妙音已早一步将杯子拿在手里,斟上茶后一面递与九代穷一面含娇弄姿地道:‘施主,请用茶!’故意用那纤纤玉指与九代穷之手触碰,弄得九代穷像触电一般将手往回缩了缩,不好意思地将目光移往別处,脸儿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段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妙音的神态和动作,表现了她对九代穷的好感和挑逗。同时,也描绘了九代穷的尴尬和不自在,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8. “妙清道:‘施主赶了一天路程,先洗洗脸,再烫烫脚,才好歇息。’随即将盆放床头边上的木架子上面,拿起盆中的香巾拧了拧,欲帮九代穷洗脸。九代穷立即起身一面抢过香巾一面道:‘不劳师父,小可自己来,自己来。’待九代穷洗脸后,妙清又道:‘施主,待吾帮汝搓搓脚吧!’妙音将灯笼挂于壁上亦近前道:‘施主,待吾帮汝捶捶背!’”这段描写表现了妙清和妙音的热情和主动,她们试图通过服侍九代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九代穷却感到不自在和尴尬,这也反映了男女之间在情感和欲望上的差异和冲突。
9. “躺在榻上的九代穷听罢,方知遇到了个中饿鬼!方才两姑子的热情,他还以为是尼姑久居山野无俗伴,生活冷清,好不容易见有俗客至而欢喜,以至热情。遇到此类事,若换作旁人,定道自己遇上了桃花运,多半是求之不得的。可此时的九代穷一方面无心风花雪月、寻花问柳,一心只想着上西天问佛之事;另一方面更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若与姑子成了好事,道不准就成了姑子砧板上的肉,任凭其宰割,岂不耽搁上西天之正事?”这段心理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九代穷的内心世界,他一方面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目标,不愿意被情感和欲望所左右;另一方面又担心惹上麻烦,影响自己的行程。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10. “那大王走到跟前,眼睛放着异光,看了看地上的九代穷兴奋地道:‘好鲜嫩的白肉猪!’”这句话通过对大王的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他对九代穷的垂涎和欲望。同时,也预示着九代穷将面临更大的危险和挑战。
四、思考与启示
《九代穷上西天》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语言及构思都达到较高水平的佳作。通过九代穷这一角色的塑造和故事的叙述,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世界,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希望。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人性的一次深刻挖掘,更是对道德和社会现实的一次反思和启示。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只要保持一颗善良和乐观的心,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我超越。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时刻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孝于父母,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让我们在欣赏这部作品的同时,也反思和启迪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宽广的胸怀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