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荐英雄
一一读书心得
唐庶民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郭沫若
有三部记述大洋漂流和荒岛生存生活的小说,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几十年里 ,我经常阅读它们,享受它们,为英雄们鼓掌 :决不投降!
一
第一次阅读大海漂流荒岛历险生活的小说是在刚刚进入大学时,从图书馆借的,寒假带回家读完全书。那本书一说你就知道一一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书不厚,情节也不复杂,但读着读着就跟随小鲁宾逊跑上了大船,进入了茫茫大海的漂流昌险历程。《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集传奇故事、冒险细节、人生哲理于一体。不仅是是冒险与挑战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人性、孤独、自然与自我成长的故事。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生的无常与不稳定性,启示我们人生处处有惊,也处处有收获,冒险也是一种乐趣。多少年来,一直还想再读一遍,但总因工作生活事忙加之要读新书一本接一本,所以这个心愿一直未落实,但每当我遇到关于这本书的话题,总要不自觉地关注一下儿,比如当看到《月亮宝石》中的老总管加布里埃尔. 贝特里奇无论闲忙甚至在迫在眉睫之时忙中偷闲,悠然打开这本名著,我就倍感亲切,敬佩之情悠然而至,仿佛其中藏有人生密码。到了后来为女儿荐书再次买了来《鲁宾逊漂流记》——梁遇春译本——但我还是一直想再读而未读完整,今年暑假,我终于买了一本人文版《鲁宾逊漂流记》,并又读了一遍,我又感受了数百年前的茫茫大海,再次体味了海天中的漂荡,再次进入了远隔大陆远隔人群的荒岛,那惊惧又坚强的日日夜夜,那孤寂又充实的十八年时光.....
心之得:即使被生活抛出常轨,也不要绝望,也要活下去,你会获得常人所无的体验和收获!
二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作家维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一部描写人类与大自然战斗的历程一一船长亚哈率领他的同志们越过茫茫大海。寻找凶敌,决死复仇的历程。也允许我把它当做历险记来读吧。
《白鲸》讲了一个关于在浩渺大洋上复仇的故事:
了不起的亚哈船长,纵横海上四十年,是水手们眼中神一般的存在。有一天,他被一头名为“莫比·迪克”的大白鲸,生生咬断左腿。从此以后,亚哈踏上了追击白鲸的疯狂复仇之路……
而故事的结局,以持续三天的激烈拼杀,亚哈连船带人与白鲸同归于尽收场。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丰富的想象,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人与兽搏斗的壮丽画卷。歌颂了以亚哈为代表的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勇敢地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小说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寓意深刻。小说以寓言和象征手法贯穿全文,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小说是19世纪美国小说的顶峰。
就像毛姆在阅读《白鲸》后,写下的那句真切之感:
“多数人读《白鲸》只是因为它有趣,而不是想从中挖到什么深刻的寓意。我已经强调得够多了,读小说不是为了接受教诲,而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坦白地说, 我不喜欢悲剧,可是《白鲸》的故事,透着悲壮的崇高,那是人类对抗命运的不屈和无畏。这样的勇气,让我崇敬,更让我为它着迷。当亚哈船长以不死不休的壮烈,把自己的生命、灵魂,奉献在了这场疯狂而恐怖的战斗中,可歌可泣!
它让我们看到人类意志、力量、智慧的崇高伟大。
正如书里那句振聋发聩的誓言:“有些人死在退潮里;有些人死在浅水滩里;有些人却死在洪水中。”
与此同时,这部作品也把人性的崇高和脆弱,极致展现:
船长亚哈,热烈、激情、疯狂、感性。
副手斯达巴克,冷静、沉稳、克制、理性。
捕杀白鲸的旅途,也是人类理性与感性,欲望和克制的角逐。
这一切都让读者犹如亲历这次充满悬念、刺激的厮杀, 沉醉不可自拔。
我记住了这部巨著的开头——
“就叫我以实玛利吧。”我们随着以实玛利登上了桅杆干云的捕鲸船驶向天穹下无边的大海洋。
我记住中间水手在高入云天的桅杆上的呼喊:“喷——水——啦——”
我也记住了这部巨著的结尾——
“这时,一群小鸟尖声凄鸣着飞翔在那个还是大张着口的水塘上;一阵悲惨的白浪拍击着它那峻削的四周;一切都消失了,可是,那个大寿衣也似的海洋,又象它在五百年前一般继续滔滔滚去。”我的心也随着沧凉的大海洋波涛起伏……
喜欢麦尔维尔的《白鲸》,这部书写出了大海洋的渺茫和深不可测,写出了上苍的神秘和无情,写出了人类的狭隘和缈小可怜。无边的大海啊深又深,比不上主的恩情深;辽阔的蓝天啊长又长,比不上主的恩情长……人生天地间,,人虽不过是小小生物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战斗!
心之得:永不屈服,永不气馁, 决不能将我们的世界让给野蛮甚至邪恶,决不!
三
我读的第三部历险小说是大大的厚厚的三本八百多回的网络畅销书《人性禁岛》。那年新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女儿给我下载了几部小说,供我阅读,其中就有这个大部头。此书作者“破禁果”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更不晓得先生宅边有无五柳树,只见书名叫《人性禁岛》,并无特别迷人之处,也是读着读着就跟了进去,从柬埔寨去了地球的赤道附近。眼光和心思追随那个叫追马的雇佣兵铁血硬汉飘洋过海出没风波里了耶!哎呀呀,八百多回,小标题一个接一个,惊煞人也,用去了我的无数个夜晚和周末,看得我头胀眼花,有时出门竟看不清十米开外的行人。但看了还想看,于是又从网上买了全书又读了一遍还推荐给假日回来的女儿看了,她也叫好直遗憾没看完就上班去了。我倒准备过一阵儿闲时再读一遍。
据说此书是国内首部原创冒险小说,集冒险、野外求生、军事、悬疑、爱情于一体,被誉为现代版的《鲁宾逊漂流记》,中国的《第一滴血》。在首发网站-原文小说网点击率达到3000多万。281家网站转载,总点击量超过2亿。可见在网络上受追捧之盛。
核心内容——野外生存和各种战斗场面,细节真实、生动、丰富,紧张刺激,扣人心弦,动人心魄,引人入胜。—整部小说将近125万字,分为四部先后出品,创造一个全新的荒岛求生的系列。书里面对生命,对灵魂的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而对人性的描写则是这本书的精华。
小说主人追马,曾经的出没于东南亚的冷血无情的雇佣兵杀手,几经生死辗转,最终流落到柬埔寨一个贫穷泥泞的小镇。为了忘却那段血泪,躲避追杀,他隐匿了自己曾被特训成杀人机器的经历,沉溺在小镇酒馆和女人的日子里。 而为赚足花销,他每年都不得不出海去克罗泽群岛做毛皮干果贸易。
就在这次航海途中,为救助一个绑在船舱下的日本女人,而杀死几名恶徒。因寡不敌众之下,他带着偷渡上船的十六岁未婚妻,和一个苦命的小女孩,被迫跳船逃生,漂落到了一座久绝人世的荒岛。
命运从此改变!鳄鱼、巨熊、蟒蛇,更多从未见过的生物,甚至封闭环境中进化的鬼猴。他彻夜想着设置陷阱和捕杀野兽的办法。美丽温柔游日本女人不断用欲望激励他。两个小女孩也跟着甘冒生死。异国荒岛上,他们克服着重重凶险和苦难,努力筑造起维持生存的院落——山上的洞穴和洞外的小院。
一个暴雨的夜晚,岛岸上出现一艘神秘的大船。大船的出现,带给他们并不是幸运,而是生存下的危机...
有关文学作品中“永恒人性”的问题,早已在上个世纪20年代那场著名的论争中尘埃落定,但是这无妨于人性仍然成为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例如现在《人性禁岛》中再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供探讨的范本。
根据作者破禁果赋予角色的各种注释,小说中的主人公追马无疑是一位 彻底的流氓,或者说他无限地迫近了流氓的精神本质 ——作为居无恒产的 异乡漂泊者,他首先昭示给我们的是家园走失儿童的身份;其次,由于混血 这个先天优势,族群认同的责任也立即得到了消解;当追马那艘简化版的方舟终于抵达了某个世外荒岛的时候,最后解除了一切道德规范和法律准绳的约束,他在这个小型伊甸园中成为了君临天下的主宰 —— 虽然仅有一小块领地,供应充足的果实和肉类以及完全接受支配的几位女性,并且在所有中间价值体系完全缺席的背景之下,这种予取予求地位的合法性和可能性,得到了其作为唯一男性和佣兵色彩所暗示着的相关技能等等方面的有力保证。
追马,不追逐崇高,但是也不刻意炫耀无耻,作为一具前职业杀人机器,他甚至也无须在所谓正义的旗号下实施各种勾当的伦理动机,他只是在在流氓本色下进 行英雄符号的阐释和还原。 一旦欲望的放纵可以成为常态化的事件,有相当数量的作者便有些意马心猿把持不定,迫不及待地要开始自慰和狂欢,并且向读者陈列出由此获得的一系列伪高潮。值得庆幸的是,即使《人性禁岛》采用了意淫效果更为逼真的第一人称方式进行叙述,但是由于作者的创作观念显得非常成熟,并没有让这类惨不忍睹的场景在我们面前袒露横陈。
尽管作者的笔名非常伊甸化,他却并不试图对那个苹果和蛇的寓言进行一次现代翻版。人性,也许还应该包括处在硬币另一面的兽性,当它们象一条没有堤岸的河流咆哮而出的时候,追马将向何处去?荡开文学 技巧和情节敷设之类的外在表象,我更愿意等待倾听作者在心灵深处向我们发出的某种诉说。
观近年流行网络转社会的流行小说,常少深度而尚情色甚至黄毒弥望。《人性禁岛》虽出身网络却超脱网俗——
不涉黄淫
不涉血腥
不传邪说
不弄玄虚
写实求真
绝处逢生
平中有奇
奇中含情
温情脉脉
情爱醉人
正是这些因子,让我沉迷,让我流连忘返,并爱上了追马和他的女友,爱上了小说的生死搏杀的斗智斗勇。网读之外,又买了三本纸质版小说。闲来一读之,不亦乐乎!
心之得:人生就是突围再突围。要有绝地反击的勇气,更要有冲破重围的本领。那样的话,如鸢飞戾天,有白云扬帆;如鱼跃于渊,有激浪歌唱。多么美好!,战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