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集文学、音乐、美术、武术、舞蹈、雕塑、杂技、说唱于一身,是一门综合艺术,伴奏就有文场和武场之分。武场包括单皮鼓、檀板、小鼓、铙钹、小锣、大锣。文场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南三弦、中阮、大阮、唢呐、笛子、琵琶,笙,现代戏还加上交响乐。

京胡是京剧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它发音清亮,脆生,高亢,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倾倒了无数京剧爱好者。多少年来,涌现出无数各具特色的京胡演奏家如:徐兰沅,杨宝忠,姜凤山,汪本贞,李慕良,何顺信,燕守平……其中不少人不但演奏艺术炉火纯青,还对京剧的音乐、表演颇有研究,成为京剧演员的良师益友并促成了流派的产生。京胡演奏还被搬上乐坛,除了演奏京剧曲牌外,还创编了许多京胡曲目,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1980年,我与王宗君、徐城堡、杨诗千结成柳江煤矿文学四友,主要是编辑油印刊物《浪花》,再就是议论京剧了。那天,徐福华拿来了一把旧京胡,我买了一本带乐谱的京剧唱腔,于是就照着乐谱拉京胡,学会了《红楼二尤》中尤三姐的那段四平调,《遇皇后》中李太后的二黄唱腔原板,《文昭关》中伍子胥的二黄慢板。后来的2000年,李静又给我买了一把京胡,我经常拉起那几段乐谱以自娱,还留下一幅拉京胡的照片。虽然拉得不咋样,可那架势看着,倒挺像回事儿,倒挺专业的,倒挺能蒙人的。

京剧音乐也引起了不少女性爱好者的青睐,全国各地的戏剧院校和京剧院团京剧票社等涌现出不少美女琴师,为京剧艺苑增添了一派“姹紫嫣红开遍”的大美春光。王彩云就是其中一个,她是中国首位京胡硕士研究生,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曾为多位京剧名家操琴,蜚声海内外,我曾为她做七绝一首,诗曰:

天边奏响凌波曲,玉女琼楼下翠帏。
激越冰弦(xián )工尺(chě)韵,金弓扯动彩云飞。
工尺(chě)指古老的记谱方式“工尺(chě)谱”,能识者已经是凤毛麟角,但在戏曲界依然使用,因为它的妙处不是简谱和五线谱能够替代的。
冰弦是琴弦的美称,传说用冰蚕丝制作而成,所以叫“冰弦”。也指只能用手工工艺制作的最高级的琴弦。
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