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德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深深喜爱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有着优雅的文字、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这首诗激发了同名古曲的创作,自宋代流传至今,基于这份深情,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想要举办一个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的展览,一个专题性的书法艺术呈现。
为此动因,吕建德先生从幽静赞美的平和到波澜壮阔的激情,再跳跃到一泻千里的壮丽飘逸洒脱,融入笔墨之中,创作成《春江花月夜》书法版系列作品。
诗意与墨香的邀约
吕建德先生跨越时空的界限,触动人心。以其深厚的艺术修为和对古典文化的挚爱,匠心独运地策划了这场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的书法展览,辅之以专场音乐会,不仅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其实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灵魂对话。

吕建德先生的这一创举,无疑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对古典美学的一次深情致敬。《春江花月夜》这首千古流传的唐诗,以其丰富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和深邃的情感,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被誉为“孤篇压全唐”。吕建德先生通过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诗词本身的美感,更以其笔墨间的气韵生动,赋予了文字新的生命与灵性,让观者在欣赏书法的同时,仿佛能穿越时空的屏障,亲临那个月光如练、江水潺潺、花香四溢的春夜。
笔墨间的春江花月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本身就是一幅流动的画卷,每一句都蕴含着月光下的江水、花影婆娑与人间烟火的和谐共舞。吕建德先生以书法为媒介,将这幅无形之画赋予了新的生命形态,通过笔触的轻重缓急,展现了诗中细腻的情感层次,以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将这幅诗中画以另一种艺术形式再现,使之从文字的平面跃升至视觉的立体,赋予了诗作全新的维度。

在吕建德先生的笔下,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简单再现,而是情感与意境的传达。他通过不同的书体、笔法的运用,如行云流水般的行书展现江水的潺潺流动,楷书的端庄稳重勾勒出月夜的宁静,而草书的狂放不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笔触的轻重、墨色的浓淡,无一不与诗中的情感起伏相呼应,使人在观赏书法作品时,仿佛能听到诗中江水的低语、感受到月光的温柔、看见花影在夜风中轻轻摇曳,进而沉浸在那份超越时空的美学享受之中。
艺术风格的独到之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吕建德先生碑帖结合的艺术风格,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刚与柔、动与静,在他的笔下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让传统书法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也为观者提供了全新的审美视角。

吕建德先生的碑帖结合艺术风格是他书法创作的一大特色,也是他在此次《春江花月夜》主题展览中令人瞩目的亮点。碑学与帖学,分别代表了中国书法史上两种重要的风格体系:碑学以其雄浑古拙、刚健有力的特点,展现了书法的阳刚之美;而帖学则以其流畅自然、温婉细腻的风格,体现了书法的阴柔之美。吕建德先生这种巧妙地将两者融合,不仅在技术上要求极高,更需要深厚的艺术理解和创新能力。

在他的笔下,既有碑刻的朴拙厚重,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和力量感,又有帖学的灵动优雅,传递出文人雅士的风骨与情怀。这种刚与柔的和谐共生,动与静的巧妙转换,不仅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力,也使得作品在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层次,引人入胜。
技艺与情感的深度融合
吕建德先生在书法创作中对纸张、章法、墨法的精心选择与运用,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深刻的理解与精湛的技艺。纸张的质地、吸水性直接影响到墨色的展现与笔触的效果,他根据作品的意境选择适宜的纸张,使作品在视觉和触感上达到最佳状态。章法则涉及布局结构,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安排字体大小、疏密、留白,以此营造出和谐统一而又富有变化的视觉效果,吕建德先生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把握,使得作品在整体上既有严谨的秩序,又不失灵动与生气。

墨法更是吕建德先生表达情感与意境的重要手段。通过控制墨的浓淡干湿,他能在一笔一划之间展现出丰富的层次与变化,浓墨处沉稳有力,淡墨处轻盈飘逸,干笔苍劲有力,湿笔流畅自然。这种对墨色的灵活运用,不仅增添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让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深刻。

更深层次的是,吕建德先生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他通过书法这一艺术形式,与自然界的山川湖海、花鸟鱼虫对话,同时也与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承载着他对于生活的观察、对哲学的思考以及对美的追求。这种情感与哲思的注入,使得他的书法作品超越了技术层面,成为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艺术佳作,引人深思,触动人心。
文化传承与心灵的洗礼
吕建德先生秉持的“不与世俗争锋,只求笔下留存真善美”的创作理念,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这种理念不仅是对艺术纯粹性的坚守,也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倡导。在物质追求日益膨胀的时代,吕建德先生通过自己的书法艺术,传递出一种超脱物欲、回归本真的生活哲学。

此次展览,不仅仅是一系列书法作品的集合展示,更像是一股清流,洗涤着人们心灵的尘埃。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观众仿佛暂时脱离了日常的喧嚣,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吕建德先生的作品以其内在的平和与深远,引导人们去反思、去寻找在快节奏生活下往往被忽视的真善美,鼓励每个人在繁忙之余,也能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发现并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时空对话,文化共鸣
在吕建德先生的笔墨之下,《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一种可视、可感、可悟的艺术实体。参观者步入这个墨香弥漫的空间,仿佛穿过了时间的隧道,直接与古人对话,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与艺术魅力。

在这些作品前驻足,人们能够感受到月光的柔和、江水的潺潺、花影的婆娑,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波动。这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观者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寻得一片静谧之地,与自己的内心进行深刻的对话。

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人们都能够找到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那份感动,无论是对美的追求,还是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亦或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吕建德先生的书法艺术,就像是架设在古代与现代、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到那份只属于自己的诗意与远方。
(清风 长鹰)
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