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评传见证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印记
——浅评历史研究者彭广业的《夏寿田评传》
文/雷晓明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夏寿田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而又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是湖南桂阳大湾村人。他的历史背景复杂,身份多样。桂阳历史研究者彭广业在《夏寿田评传》中有客观的总结:“他是前清榜眼,也是王闿运的高足;他是袁世凯的内史,也是曹锟的机要秘书;他是杨度的知己,也是齐白石的贵人;他是端方的文案,也是杜月笙的清客;他是哈同点主,也是光宣诗坛都头首领;他是佛家直心翁,也是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朋友。”
《夏寿田评传》是桂阳历史研究者彭广业呕心沥血二十余年创作的一部历史人物长篇大作。他以晚清时期以及民国初期历史事件为经纬,创作出一部沉甸甸的人物评传。他并非是断章取义和胡编乱造的写法,而是通过实证、物证、诗证和人证作为重要依据,还原夏寿田当时社会生活的背景,清晰分析历史的脉络,有理有据,逻辑严谨,构成一个历史场景的整体,述说夏寿田传奇的一生。
《夏寿田评传》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分《家世少年》《交游求学》《官场仕途》《民主萌芽》《议会帝制》《新学思潮》《革命顿悟》《以佛参道》《走向光明》九个大章节,计30万字,书中包含晚清科举、礼仪、官职、刑律、兵制、财政、户籍等内容。彭广业从大大小小的文献史料中梳理着这位桂阳先贤生活背景的脉络。因为夏寿田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一位不可忽略的参与者、推动者,他如历史长空划过的一颗星星,闪烁了一阵光芒,最终又淹没在清辉里。作为桂阳先贤的夏寿田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彭广业。若没有彭广业创作的《夏寿田评传》,我们真不一定知晓夏寿田这一生的光亮。正如欧阳朝夕在《序》中所言:“彭广业用近现代史学的方法,文学的笔调研究他所掌握的丰富史料,使区域历史文化研究达到或接近一百多年前的研究水平,他是中国近代区域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学研究取得丰硕成就极少数人之一。”
一位真正的历史研究者是孤独寂寞的,而彭广业偏偏就属于这类人。他日积月累,晴耕雨读,一晃就是二十余年。欧阳朝夕作为广业多年的良师益友,是十分了解欣赏他的。因此,欧阳朝夕评价道:“彭广业的这本评传是研究夏寿田生平资料最扎实、文章最精彩、讲述最有原创精神的作品。”可以这么说,彭广业从事桂阳人物的创作,无论是《中兴名臣陈士杰》,还是《夏寿田评传》,至少是在湖湘文化领域中填补了历史题材创作的空白。从收集姓氏宗谱到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彭广业是最勤奋和最扎实的历史研究者,更有一种桂阳人的担当。这方面,我和广业也算是同道中人。我有什么历史疑问,首先就会寻问他,令我敬佩。除工作之外,他利用业余时间,孜孜不倦搜寻整理桂阳历史人物的考据史料,如一条游鱼在历史的河流中吸吮着丰富的营养,使得这部评传写得气势磅礴,而且让我读来回味无穷。
在二十余年流逝的光阴里,广业克服了心灵的浮躁,寻找夏寿田浸没历史中鲜活的形象,剥开理性的透彻,顺着夏寿田生命的脉络,抵达历史深处。夏寿田社会生活的历史背景,在广业那双探根究底的眼睛注视下,恢复了原初的面貌。正是广业另辟蹊径,让自己走进了夏寿田灵魂幽深处,去探测夏寿田这一生的内在场景。夏寿田一生是传奇跌宕的,他有东方智者的宁静淡泊,经历过跃举、缓升、徐降。彭广业以评传的形式叙述抖落出夏寿田最惊心动魄的悲剧,他的志向宛如故乡大湾的曲涧春泉,在孤寂和睿智的庇护下,波浪悄然涌起,又无声隐退。
另外,这部评传通过夏寿田风雨坎坷的一生,展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性和复杂性。《夏寿田评传》不仅仅记录了夏寿田的一生,还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若认真细读这部评传,会让你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更全面的认识,并跨越历史的时空,触动灵魂,引发深思,给予启迪!

作者简介:雷晓明,原名雷小明。作家、诗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散见《诗刊》《星星》《湖南文学》《鸭绿江》《芳草》《羊城晚报》《珠江文艺》《散文百家》《特区文学》《诗歌月刊》《参花》等上百家刊物。出版文学和文史专著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