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山沂水千秋韵
马宜飞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山河”,这“山河”是美景,也是情怀,有感动,也有憧憬……它承载着一个人一生中最深刻也最淳朴的情感。
我心中的山河,每一座山峰都燃烧过烽火,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过热血,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歌谣。
我心中的山河,铸就了我们倔强的灵魂和坚强的体魄,锻造了我们无畏的勇气和英勇的胆识,衍生着我们与生俱来的质朴和良善。
我心中的山河,属于八百里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属于叠翠生秀的巍巍蒙山,属于奔腾不息的滔滔沂河。
吟一曲花鼓小调,走进蒙山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一曲荡气回肠的《沂蒙山小调》,唱出了沂蒙老区淳朴的乡音和秀丽的风光。每每听起,思绪便回到那个钟灵毓秀的地方。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山区好地方。被誉为“岱宗之亚”的蒙山,秀美与壮丽兼具,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壮美磅礴的山脉和美丽的景色承载着沂蒙大地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蕴涵着伟大的沂蒙精神。
盘根错节的参天古树,郁郁葱葱的灌木林,绿荫遍野的香樟青榕……漫步苍翠欲滴的古木林间,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在这里,峰峦叠嶂、古树参天、流泉飞瀑、云海奇石,无不彰显着大自然的壮丽与恢弘;在这里,一道道山岗、一处处梯田、一片片青纱帐,无不写满沂蒙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热望;在这里,山野清幽,民风淳厚,每个人都和这方山水融为一体,孜孜不倦的谱写着沂蒙大地的辽阔与壮美;在这里,你拥有阅不尽的青山林海、读不完的山水画卷,你可以在层峦叠翠的山峦间、在清澈的溪流边,在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盛的历史遗迹中,感受一种丰盈的、博大的、动人的、深沉的美。
穿越时空的思恋,寻访故乡母亲河
有这样一泓水,她兼容并蓄,哺育万方,她源远流长,润泽万物。她,就是沂河,沂蒙大地的血脉之河。
沂河,从远方古老的山麓奔腾而来,穿过峰峦叠嶂,越过高原丘陵,一路南行,穿城而过,灌溉着八百里沂蒙沃野,孕育着无穷的宝藏,叙说着古老而悠久的传说。
这是一条伟大的母亲河。她盘山绕崮,纳千溪百流,萃取蒙山沂水之灵气,将沂蒙儿女的聪慧和秀丽的风光之美融入甘冽的清泉之水,亘古不变的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沂蒙人。
这是一条文明的传承之河。她流淌千年,承载着沂蒙大地厚重的历史,延续着朴实无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根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智圣诸葛亮,“天下第一行书”的书圣王羲之,著有“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的兵圣孙武……无数的圣贤名士在这片古老而有灵气的土地上书写了不朽的篇章。
这是一条永不止息的流动的河。她通达四海,物联万家,连接着沂蒙大地的地域和交通,是经济枢纽,也是文化交流和风土民情的融合。潺潺流淌的河水犹如生命的繁衍和律动,在奔涌不息的时代大潮中,脉动着、繁荣着沂蒙大地。
这是一条孕育生命的河,一条英雄的河,一条寻着历史的脉络蓬勃向上的精神之河。这条河,历经过岁月的洗礼,承载着现实的滚烫,波澜不惊地从远古流到今天,从荒凉流向繁华,孕育了这片土地经久不息的文明,也孕育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
追寻红色足迹,探忆峥嵘岁月
在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八百里沂蒙是一片奉献的热土。她不仅拥有壮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还孕育了许许多多红色英雄人物和革命事件,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这片红色的土地曾诞生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她们爱党爱军,拥军支前,烈血洒疆场;她们制作军鞋军装,掩护战士,救助伤员;她们送子参军,抬担架推小车,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她们为革命战争流过汗、洒过血,谱写了一曲曲水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是”沂蒙母亲”,是“沂蒙红嫂”,是“沂蒙六姐妹”,是无数英勇无畏的沂蒙人,更是沂蒙大地上一座铭刻大爱与奉献的永垂不朽的丰碑。
一片热土,一方民众,一种精神,一脉传承。当硝烟淡去,这块血与火淬炼的热土上飘扬起一面面红色的旗帜,孕育出一代代坚强朴实的沂蒙人,他们有骨气、有血性、有志向,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凭借着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谱写沂蒙大地崭新的篇章。
触摸历史脉络,感受沂蒙千秋古韵
蒙山,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也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迹荟萃,文物众多,故有“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之说。沂蒙大地纳蒙山之灵气,汲沂水之膏泽,自古以来都是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无论春夏秋冬,择一休闲时光,去穿越星汉灿烂的历史长河,在如诗如画的锦绣河山中寻觅古人的足迹,领略蒙山独特的山水之美,感受她深厚的历史文化之韵。登纪王崮天上王城,触摸春秋纪国历史传说的神秘;进东夷文化博物馆,探寻四千年前蛋壳陶“土与火”的杰作;到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在一枚枚竹简中,惊叹“兵圣”孙子的谋略;在“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碑刻前,领略书圣王羲之“潇洒出风尘”的魏晋风流……
这块古老神奇的文化沃土,不仅荟萃了无数魏晋遗风名胜古迹,也孕育了一代名相诸葛亮、算圣刘洪、“孝圣”王祥、“宗圣”曾子等古圣先贤,留下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仙”苏轼等众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和千古绝唱。他们文韬武略,灿若星辰,照拂着沂蒙大地钟灵毓秀的熠熠光辉。他们和蒙山的奇峰异峦相融相合,让沂蒙大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悠远。
聆听历史的足音,望见一城繁华
这是一片用文明点亮明天的土地,在这里,随处可见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这是一片用生命诠释奉献的土地,在这里,每一位沂蒙人民都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这是一片用智慧谋略发展的土地,在这里,人与自然长相宜,昨天和今天共成长。
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时代气息。时至今日,蒙山沂水,已不仅是这一方水土的标志,更是沂蒙人民薪火相传的见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沂蒙大地这片沃土养育了一代代淳朴坚韧、善良敦厚的沂蒙人,他们从凤凰翔集的传说中一路走来,把理想与信仰融入这片神奇壮美的土地,用血汗灌溉明天的希望,用智慧耕耘未来的美好,用拼搏和进取打造着开放、多元又充满活力的大美新沂蒙。
清晨,朝阳升起,雄伟壮观的巍巍蒙山下,奔流不息的滔滔沂河边,勤劳勇敢的沂蒙人以破浪前行的创新精神,用智慧、勇气和汗水,浓彩重墨地摹画着崭新的沂蒙画卷。
午后,漫步河岸,在青砖红瓦琉璃间触摸历史的脉络,在烟火气与时尚浸润碰撞的日常里寻觅岁月的痕迹,感受指尖传递而来的那份古老的力量和坚定从容的气息。
傍晚,泛舟河上,穿行于水韵琅琊之间,左手倒影,右手华章,在“点靓沂河”的绚烂灯火中感受大美新沂蒙的魅力多姿,在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中感受时代巨变带给这片土地的活力与发展。
聆听历史的足音,望见一城繁华。沂蒙大地,曲水流觞厚积千年底蕴,远山流岚勾画锦绣河山。这片山水与人文浸润的美丽地方,穿越千年典藏,凝聚沂蒙人民毕力同心的坚守,见证着沂蒙大地活力奔放的生长。
……
“我的家乡飞出一支歌,飘过蒙山高,流过沂水河,凤雀来仪开屏迎宾客。”
我的家乡,一个将古老文明与现代时尚融为一体的,充满着无限动力、活力与魅力的地方,一个有城有村有人气、有开有合有朝气的地方。这里的山,绵延百里,孕育传奇;这里的水,润泽万物,生生不息 ;这里的文明,血脉赓续,底蕴深厚,诞于峥嵘岁月,融于千万沂蒙人的骨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写满沂蒙人民的深情厚望。
打开历史的卷册,千年古郡,墨香书韵,文韬武略,这是沂蒙大地的深厚底蕴。而今,天蓝、地绿、水清已成为大美新的“幸福底色”,成为千万沂蒙儿女盈满心头的喜悦。
时光荏苒,四季流转里,墨染青峰,绿润秀水的沂蒙大地正在向新向美而行中,结出一季又一季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