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文盲父母靠放牧
供出三个大学生
文/一叶禅

在祁连县峨堡镇, 在草原深处,一年四季跟在牛羊身后的一对文盲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

一
今年多日杰才旦家又添了一件喜事,刚大学毕业的小儿子普合毛加布考上了公务员。听到这个好消息,不善言辞的多日杰才旦和李木措卓玛不停说着“达沙格 、达沙格(好的意思)”,两口子饱经沧桑的脸上溢满喜悦和幸福之情。
他们十几年的辛苦付出,一一得到了回报。
多日杰才旦和李木措卓玛是普普通通的牧羊人,家住祁连县峨堡镇峨堡村一社,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草原上,不认识一个字,是实实在在的文盲,却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的真理,历经千辛万苦,先后培养出来了三个大学生。
他们共生育了三个孩子,每个孩子培养了十七年,现在,大儿子秋杨是全科藏医,已经工作了几年,女儿才旦卓玛去年考上了老师。现在,孩子们都已经考上了工作,是牧区人家不多见的现象。

二
他们的家庭并不富裕。
多日杰才旦和李木措卓玛夫妇都是七零后,他们结婚的时候只有有一间土房 ,十几头牛 ,五六十只羊 ,条件算是不富裕。妻子李木措卓玛体弱多病,年纪轻轻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两条腿严重变形,走路一瘸一拐,长年累月承受着各种病痛的折磨。
大儿子出生后,患有某种先天性疾病,从四岁开始他们就求医治疗,直到大学期间,还在做治疗。这使他们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尽管这样,儿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他们就“狠心”把儿子送到了峨堡镇寄宿小学。他们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像他们一样的文盲,困囿在山沟里,一辈子围着牛羊转。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靠读书改变命运,能出人头地,也希望孩子们将来靠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社会上做出贡献。

女儿,小儿子相继出生,他们的家庭条件越来越窘迫。他们家的经济来源除了秋天卖牛羊,平时卖酥油、曲拉,就是夏天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拾蘑菇卖钱。 李木措卓玛虽然体弱多病,但她一直忍痛劳作,经常早早起来挤牛奶,打酥油 ,打曲拉,拾牛粪,把卖酥油曲拉的钱一点点攒起来给孩子们凑学费。尤其夏天,她早上四点多钟就起来劳作,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多日杰才旦也早早起来去放牧,以前 ,夏天草场是公牧区 ,谁家起的早 ,谁家的羊就能吃上最好的草,秋天就能卖个好价钱,为此,多日杰才旦经常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去放牧。
以前的草场没有铁丝网 ,从早上圈里放开牛羊,一整天就要跟牛羊在后面 。春夏秋冬,无论是风吹日晒,下雪下雨,他们都跟在牛羊后面,冰茶就馍馍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尽管他们两口子忙的焦头烂额,但从未雇过放牧的人,就是为了省点钱供孩子们上学。夏天,他们一边放牧一边拾黄蘑菇。李木措卓玛要干家务活,还要照顾孩子,但每年夏天她干完家里的碎活,还争分夺秒去拾蘑菇,披星戴月,不辞辛劳。

三
寒门三兄妹,竞相逐梦大学校园。
2011年起,他们的三个孩子相继考上了青海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学费、生活费一度压得多日杰才旦和李木措卓玛喘不过气,但他们咬牙挺过来了。
为了兄妹三人吃饱穿好,能安心读书学习,多日杰才旦和李木措卓玛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基本不离开牧区,只有需要生活用品到镇上或县上去买,来去匆匆从不耽误时间,为了省钱,也舍不得吃一顿饭 ,每次都是饿着肚子回家 。
秋杨说:“为了省钱供我们读书,我阿爸的一双黑色球鞋和我阿妈的一件绿色上衣整整五年多没换过 ,逢年过节穿一下然后又放回柜子去。怕我们穿得不好会在学校受歧视 ,总是给我们添置新衣服。从小,家里有啥好吃的都留着我们回家吃,阿爸阿妈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
多日杰才旦和李木措卓玛的艰辛孩子们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三个孩子很争气。在学校刻苦学习,自律自强,假期回到家就家务活,尽自己的能力减轻阿爸阿妈的负担。放牧、拾牛粪,拾蘑菇、剪羊毛,阿爸阿妈能干的活他们都能干,体会到了阿爸阿妈的艰辛和劳苦,兄妹们学习更加刻苦努力。孩子们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每年都拿上学校的各种奖项。孩子们的努力为他们的艰辛付出增添了一份份精神慰藉。
秋杨说:“ 阿爸阿妈的恩情难以报答,我心里常想,只有学业有成,就是对阿爸阿妈最好的报答” 。他们兄妹三个做到了。秋杨当了医生,妹妹才旦卓玛当上了老师。这是多日杰才旦和李木措卓玛心中的夙愿。在他们心中,医生治病救人,老师教书育人,都做着行善积德的事,医生和老师是他们心中最敬佩的人。

这一对善良,老实的文盲夫妇,在教育孩子方面,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要求孩子们无论在哪里,都要老实本分,尊敬他人,勤劳踏实。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给孩子们竖起了榜样。
我问秋杨,你现在的心愿是什么?
秋杨说:“ 阿爸阿妈老了,健康,是我对阿爸阿妈最大的心愿。我心中一直还有个愿望是阿爸阿妈来县城跟我们一起生活 ,悠闲地度过余生!”
女儿才旦卓玛说:“生是恩,养是恩 ,从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感谢阿爸阿妈让我们衣食无忧,愿阿爸阿妈健康长寿,希望尽自己所能带阿爸阿妈走出大山,走出草原,到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 看一看他们想去的地方 ,阿爸阿妈的恩情无以为报,唯有尽孝心以报。”
小儿子普合毛加布说:“我家家庭条件不富裕,劳动力只有阿爸阿妈两个 ,阿妈身体多病,但他们吃了那么多苦供我们兄妹三人读书,我阿爸阿妈真的很了不起!我现在考上工作了,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阿爸阿妈过上好日子,享几年福,愿他们能够平安健康!”
儿女们的心愿,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满满的对父母的无限崇敬和感激之情。是啊!当这三个曾经在草原上奔跑的孩子,以医生、教师等身份回馈社会时,那对无法从书本中获知这个世界的父母——多日杰才旦和李木措卓玛,却可以欣喜地看到孩子们从知识中得到的成功,他们可以欣慰地笑对曾经的苦难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朴素而伟大的真理:在爱与坚韧面前,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的。文盲并不等同于无知,贫穷也非限制梦想的枷锁。他们的故事,如同草原上最绚烂的花朵,传递着父母之爱的伟大力量,激励着每一个在困境中奋斗的家庭,用爱去改变困境!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