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重如山 情深似海》
———献给天下的母亲
文/山里布衣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最纯洁最无私的爱。没有母爱,天下所有孩子的心灵永远是一片蛮荒不毛之地,创造活力就会上冻结冰,头脑永远是没有开垦的顽愚空白。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里,母亲就是不可侵犯的上帝。母亲,是九洲最勇敢的人,当她所诞生并热爱的生命受到不法侵害或遇凶险的时候,她就会奋不顾身,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竭尽全力,将危险挡在孩子们面前,而绝不让孩子受到半点儿委屈。正如《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中唱的那样:“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无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母亲,她又是那样的申明大义慷慨大方,为民族解放,苍桑正道,又能忍痛割爱在所不惜,且具有培养圣人的慧眼:孟子母亲为使孟子成才,不厌其烦,先后三次搬家;岳飞母亲为让岳飞戍边抗金驱倭寇,亲用火笔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抗日战争期间,邓玉芬献出了自己的丈夫和五个孩子上战场打“小东洋”。抗日战争和历次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多亏有亿万像邓玉芬妈妈这样的女神,作出了惊天地、泣鬼神,建立了不可抹灭的历史功勋,可歌可泣英雄事迹的伟大母亲,为打倒人类的共同敌人,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繁荣,输出了排山倒海,气吞山河,势不可挡的人力资源!
正如一位名人所言 :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有一位伟大母亲在支撑。
有诗赞曰:
十月怀胎无名苦,
如嚼黄连寒彻骨。
教学识礼抓屎尿,
面容憔悴手茧厚。
白头母苦儿未见,
儿女痛痒*娘虑忧。
霜凋百草泪湿衣,
依扉思母横泪流。
赤子辞别戍边守,
萱堂无奈泪眼枯。
寒舍逢迎风雨雪,
此有乳子不如无*。
谋面连道儿消瘦,
呼子怜悯在心头。
磨碎方寸无足惜,
只愿宠子无难愁。
……
千里考妣坟茔孤,
悲催酸泪夺眶出。
天高地厚双亲恩,
报孝机缘再没有。
……。
愿天下母亲少灾无忧,平安幸福!祝每位母亲兰薫桂馥,后福无疆!父母就是每个子女的神,在家孝敬父母,何须远处烧香。敬爱尊重父母,德宏品高,天赞地颂,任重道远!孝敬父母,做的是点点滴滴,入的是眼睛,润泽慰藉的是心灵,收获的是父母的微笑,听到的是双亲与左邻右舍赞美子女的言谈声,感受到的是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
注释:
*笔者十岁左右的时候,与娘到附近村庄走亲戚。不知道什么原因,受到了一群体型大小不等狗的围攻。手无寸铁的我,任凭拳打脚踢也无济于事,连声喊着:救命啊,救命啊!娘见自己的儿子生命受到威胁,顺手抄起一根木棍,只身闯入“狗阵”,但见母亲手中的棍子上下翻飞,硬是把一群野狗打的分奔离袭,夹着尾巴残叫着狼狈地逃走了。有两条大型犬只,见是一个年轻的女性将它们驱散,似有点儿不甘心,还在虎视耽耽地看着母亲,企图卷土重来。母亲发扬“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乘胜追击,大打出手,娘以舍命救儿的无畏无惧的拼争,终于使小儿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有一次,乳嗅未干的小我,对妈妈直喊肚子疼。妈妈听了,以为着凉了,就说:来儿子,我给你暖暖肚子。说话间她老人家“畅开胸怀”,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没过一会儿,小儿浑身暖洋洋的,就听肚子“咕噜噜”地叫了几声,似是“先打雷后放屁”,肚子神奇般的不疼了。
那一天,有个儿子喝了酒。多少有点儿醉,然后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母亲为此十分担忧。担心儿子酒精中毒会不会出什么意外,于是一直坐在儿子身边,不论谁劝也不肯离开。不仅如此,嘴里一遍又一遍地嘟囔着“让你少喝点儿少喝点儿,非要喝这么多,看看这呼噜打的,真要有个啥事儿什么的,叫娘可怎么办呀”?儿子睡了一个多小时,娘在儿子床头没有离开寸步,直到儿子睡醒,娘才松了一口气说:“啊,你可醒了,害怕死娘了”。
*如娘没生过自己,娘尚且没有担心,娘生养了自己,而“翅膀硬了”的小儿,要飞出“窝”去远处觅食,却又让娘牵肠挂肚。
编辑:孔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