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头条】总第413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明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雅俗共赏,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浅夏紫梦散文集连载》
【第二辑 观读感悟】
9.追寻红色印记 坚定人生信仰
——读《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有感
文/浅夏紫梦(山东临清)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党史滋养丰厚。读一本红色经典书籍,就是在心灵上开启一次革命之旅,与革命先贤们进行一次心灵对话。当我看到《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这本书时,犹如寂寞的旅人遇到同行者、焦渴的禾苗迎来甘霖,迫切一读的感觉非常强烈。此书是由铁流、徐锦庚所著的长篇报告文学。它讲述了《共产党宣言》从国外流传到中国,并在中国迅速传播、星火燎原的真实历史细节和感人故事。
《共产党宣言》是点燃中国劳苦大众革命激情的第一缕火光。博学多才的陈望道第一个执笔翻译共产党宣言,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流传。年轻女党员刘雨辉把它带回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延集村,这本首译本《共产党宣言》,又在鲁北农村的土地上得以薪火相传并引发了革命风暴。
青年刘良才、延伯真、刘雨辉、延安吉、刘百贞、耿贞元、刘世厚等一群热血农民,他们为了追求理想,为了革命而赴汤蹈火、英勇不屈的生命在书中鲜活了起来。书中有些细节特别勾动我的心弦,比如革命形势陷入困境后,刘良才这个革命骨干第一个被列入拘捕名单,在一个深夜他潜回家里,一家人见刘良才回来,真是又惊又喜。儿媳妇把满月的孩子抱到刘良才的眼前,刘良才见了,伸出大手摸摸孙子那粉嘟嘟的脸蛋,这个坚强的汉子眼神里盛满了柔情。他不自觉地感叹道:“这要是太平的日子该多好啊,有地有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朴实的话语,满含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浓浓的儿女情长,这也是他和家人见的最后一面。刘世厚舍命保护《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也是令人非常感动的,村庄被日本鬼子包围后,本已跑出村外的刘世厚,又冒着生命危险跑回自家院里,冲进火海抢出了这个小册子,他对阻止他回家的妻子说: “有个东西……可不能烧了,就算搭上我这条命,也得把它抢出来!”是信仰的根深蒂固,才有这临危时刻的义无反顾啊。

就是这样一群朴实的汉子,他们用火热的身躯带领山东一隅的农民去实现共产党宣言,他们用满腔的热血去捍卫共产党宣言,他们把共产党宣言作为至高至上的信仰。
掩卷沉思,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优渥的生活。我们长期处于一片和平的环境中,有时候就忘记了饮水思源,忘记了居安思危。工作中有了懈怠,在压力面前有了抱怨,在物欲横流的现实里攀比心理开始作祟等等,诸多不良行为出现了。静下心来读一读“国家记忆”,可以让我们被世俗污浊的大脑得以清醒,让我们浮躁的内心得以净化。
“谁都不想死,可我也不愿意像你这样偷生苟活!”这是刘良才对汉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终身为之奋斗的信仰。这样的铮铮誓言,也是在警醒我们找到人生的目标和航向。
“百年党史,国家记忆”,是最好的教科书。读党史,追寻红色印记,坚定人生信仰。
(本文于2024年5月发表于《山东教育报 教师版》)

【作者简介】浅夏紫梦,山东人,文学爱好者。喜欢伴着岁月读书,读得多了,也想写自己的文字。喜欢把生活中的甜酸苦辣和生命中的春夏秋冬,变成一行行的文字,一篇篇的文章。
人生寄语: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每个人都希望一路风景绮丽。一路上的花开,一路上的绿草、奇峰、秀泉,丰富了我的旅程,温暖了我的身心。感激遇见,感恩生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自幼喜欢读书,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在市电视台录制的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