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陈玉福甘肃城市第一传《张掖传》出版发行后,受到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文友的一致好评。近日英文版《张掖传》出版后,编辑部收到了大量的读者评论,评论家、专家、学者以新颖的视角,逻辑的深度,通俗易懂的语言梳理了《张掖传》的内涵和价值,意义。慧眼识文,探骊得珠,各得奇妙,经过编辑部认真筛选,插入适当的其它评论,精选部分评论发出来,以飨读者诸君。
《张掖传》的翻译与地方文化走出去
董家丽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地方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的重要发展战略。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式、不同载体、不同渠道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当地的文化特色,有效推动城市形象的提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人文影响力,而城市传记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在地方文化走出去中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河西学院作为坐落于丝绸之路重镇张掖市的一所地方高校,目前有70个本科专业和两个硕士点,河西文化翻译中心是校级科研机构,本次承担由著名作家陈玉福先生创作的《张掖传》的英译任务,是主动履行高校“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的行动体现。
《张掖传》作为甘肃首部以河西走廊上的城市为主要记述对象的传记文学作品,透过作者宏阔坚实的视野,以“历史的眼光,文学的书写”将张掖这座重要的丝路名城的面目、性格、历史、色彩清晰地浮现出来,翻阅《张掖传》,如同打开沧桑厚重的张掖城市画卷,无论是宏观框架的架构还是微观人物事件、山川河流的具体记述,都体现出一种知识向导和文化信使的情怀,彰显着作者力图为张掖这座城市文明立传的写作目标的实现,也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感悟和阅读经历。而城市传记《张掖传》的英译和出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在地方文化走出去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张掖传》的翻译是向世界讲好甘肃故事的重要载体
翻译活动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对于促进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张掖传》能被列入“丝路百城传”的翻译出版计划中,在一定意义上切实为宣传甘肃,宣传张掖搭建了一个地方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桥梁和平台,让我们向世界讲好甘肃故事有了实实在在的一个载体。翻译《张掖传》,就是对外“言说”张掖的历史和文化,传播地方独有的丰富文化内容。《张掖传》作为一部城市传记,以历史的起源为支点,“史”“实”结合,通过对纷繁史料的搜集梳理与去伪存真的书写叙事,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史料背后所蕴含的城市文明和城市精神气质,从对弱水之畔的昆仑之巅的历史溯源到发生在河西走廊上的那些与中华文明进程密切关联的人物事件的生动详实的记述,亦或是对这座城市的山川河流,地貌人情的挖掘叙述,都将读者引入了历史的深处,通过文字见证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进程和命运变迁,以历史空间、地域空间和文学空间呈现了一座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具有自己独特精神和气质的城市全景图。因此,《张掖传》的译介不只是单纯的文学文本的翻译,它是一次跨语言,跨地域的对外跨文化传播和交流,更是让世界认识张掖文化、进而全面了解甘肃文化乃至中国西部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二、《张掖传》的翻译是我省城市对外传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文明高地,是现代人认识和了解地方文化的首选之地。因而城市外宣就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城市外宣翻译则是一个城市对外传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城市的世界知名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一个城市的历史、传说、建筑、名字、景点、美食等没有得到准确的翻译,外国人就很难理解一个城市的真正魅力和独有特色,那么地方文化走出去的视野和边界就会受到限制和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省的各个城市在外宣工作上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一定的成效。《张掖传》的创作出版和发行,正是张掖市委市政府城市外宣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翻译《张掖传》,就是对外宣传千里河西走廊独有的地方文化和城市特色,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输出和传播甘肃城市文化,增进外部世界对特色城市的了解和交往,扩大张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做好《张掖传》的翻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省城市对外传播能力的具体体现,通过该城市传记的翻译,一方面打开了甘肃地方文化走出去一条新途径,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在国际上树立和维护中国城市的良好形象尽绵薄之力。
三、《张掖传》的翻译是增强张掖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张掖作为中国西部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厚重的历史感和独有的文化底蕴和它蓬勃的生命力即体现在它的自然地貌、建筑饮食、风土人情等显性方面,更多的还体现在它看不见的隐形的方面,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以多元化、多模态的形式和手段进行对外传播和对内宣传。正如《北京传》的作家邱华栋所言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也是慢慢生长起来的,城市是一个生命体”(2020)。由此,陈玉福先生的《张掖传》作为一部城市传记,其细腻老辣的笔触和文学化的表达叙事范式,通过各个史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充分延展了张掖文化的内涵和这座城市的内在精神脉络。阅读这部城市传记,不仅可以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充分了解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触发热爱自己所熟悉和生活的城市的热情和家园意识,让新生代的张掖人触动内心深处对张掖的重新认识和城市图景的建构,从而成为地方文化走出去的自发传播者,更可以让外来者透过文字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韵味。《张掖传》的翻译,就是以对外“言说”的方式,从自然环境,历史变迁,民间传说、河西民俗风情、文化交融等多个维度,将地方文化传播到世界,让张掖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容走上国际舞台。
如果说一部城市传记是地方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和方式,可以为城市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注入新的活力,那么翻译《张掖传》,就要更加注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在尊重历史、尊重本土文化的前提下,运用恰当适切的对外言说话语方式,传播和推动地方文化走出去。






都市头条”以推出名家新作,培养文学新人,传播先进文化,歌颂西部人精神为宗旨,向头条选送的是《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最优秀文章。
《西部人文学》《兰州头条》《河西头条》编辑部
主编:杨成名
副主编: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