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上的因缘与荣崇
林居正
传说宋仁宗梦游名山时,因贪看景色,迷了路,又感口渴难熬。正要呼喊,忽见一个白胡子老头,用竹篮子盛水给他喝,还引仁宗出了山谷。仁宗大喜,问老汉住处,老汉说,“住在名山。” 仁宗醒来后,认定这是山神点化,便亲自写了 “应梦名山” 四个大字,命一个姓谢的太监寻 “名山” 赐碑。理宗皇帝即位。想起先皇曾梦游名山,谢太监赐碑劳而无功一事,又亲笔写了 “应梦名山” 四字,盖上皇印,叫石工刻下大碑,择个黄道吉日,焚香告拜灭地神灵,相助送碑。拜告完毕,就命人把大石碑投入江中。想不到那块石碑过江隔海,朝奉化雪窦山漂来。漂到江口过一点,被一个农夫看见惊勒大喊起来:“快来看,大石板会浮! ” 这一喊,石碑立时三刻驻落。就这样,这块大石碑一直会漂到雪窦山千丈岩脚。
一日夜里,雪窦寺方丈梦见荷花仙子对其讲:“当今皇上赐碑已到千丈岩脚。”方丈醒来,天一亮就带十几个和尚到千丈岩脚,果然见到钦题石碑。就把它抬上山来,一路抬抬放放,抬到雪窦山入口,再也抬勿起了。方丈就在那山嘴造了个亭子,竖起了“应梦名山”大石碑,这就是现在的御书亭。
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 )出版的《佛学词典》“四大名山”条目载:“近有主张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者。” 提出这一主张并非偶然。佛教有五大菩萨,现在佛教有四大名山,各以一尊菩萨作为自己的道场,惟独弥勒没有一座名山作为道场。现在全国寺院天王殿内的弥勒塑像是奉化人后梁高僧契此,即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因长于奉化长汀村,故号 “长汀子”,布袋和尚出家后,常来风景秀美的雪窦山,与雪窦寺结下了深厚的历史渊源。916年,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下的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
当然, “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 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牟尼入灭之前先行去世。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阿弥陀经疏》说,弥勒或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释迦牟尼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释迦牟尼还亲自授记:“我从右肋生,汝弥勒从顶生。如我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我国土土,汝国土金。我国土苦,汝国土乐”。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广度众生。
因为本人提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第一人、国艺至尊黄泉福先生向雪窦寺赠送其巨作—祥云如意弥勒的因缘,与泉福大师、浙江省佛协会长、雪窦寺方丈怡藏大和尚交往并成好友。
怡藏大和尚说,在世纪交换之际,张德江同志主政浙江省,雪窦寺经奉化市提出建造露天弥勒大佛的设想,并请示省委省政府,因使命不同、机缘未熟,张德江同志批示“不合时宜”而搁置。
之后,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省时,为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习近平同志以高瞻远瞩雄才伟略视野同意建设露天弥勒并协调国家民政部玉成此盛事,并在贺信中明确“雪窦山为当来下生弥勒菩萨根本道场”。
2005年9月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同意在雪窦寺建造露天弥勒大佛造像。2006年12月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正式奠基开工,并定名为“人间弥勒”。随后,机缘巧合习近平同志迅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如今,一尊以中国布袋和尚为原型的、高达56.74米的青铜制露天弥勒大佛已告落成,它端坐在雪窦山乳峰之腹,笑容可掬地接受四方信众顶礼膜拜。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高的坐姿铜制露天弥勒大佛造像,佛像基座上“人间弥勒”四个大字,为台湾高僧星云大师所题。
原来,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自汉至清,逐渐形成四大佛教名山、四大菩萨应化道场,即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的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道场。而在佛教史上,弥勒菩萨为释迦牟尼大弟子之一,地位等同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大菩萨,却没有公认的应化道场,雪窦山从此正式成为第五大佛教名山。
2008年的11月8日,全球最大的露天铜姿弥勒佛像落成开光,海内外高僧云集雪窦,数千名信众共襄盛事。自此,雪窦山成为海内外信徒、游客朝拜的弥勒圣地,雪窦寺也成为弥勒信仰的中心。
作者简介
林居正,笔名:海雨天风,福建福州人。从2022年9月起,业余在《国际文艺家》《中国精英文艺》《普希金国际文学艺术》等发表文章40多篇,其中,代表作《东海钟山赋》获“2022年十大年度桂冠精英奖”、《重阳节登宝胜山遐想》获2023全国第九届“重阳节”文学笔会征文“金奖(第一名)”、《在民族脊梁之上》获第二届孔子杯文学大赛三等奖,以及《钟鼎论道》获2023“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的“十大作家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