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毁林与造林
作者 唐増虎
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国家又提出了建设“绿色奥运”的理念。这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伟大创举,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具有深远意义。
古人说的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极易生长的桐树,如果有人毁它,也难以得生,更何况人才呢?世无伯乐,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倘若要存心毁坏人才,那是极容易的事。国家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比种一棵树不知要难上多少倍。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富裕,都需要有先进的思想、开拓进取的精神、专业知识的人才,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浪费和压制人才!否则,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多大的损失啊!因此,我们应当爱惜人才,为人才的成长铺路。尚有为而不能作为也是一种压制。
一个人的成长,就如同树木一样,需要精心呵护,经过种树人不断地浇水、修枝、用心管理、杀虫灭菌等,方能成为栋梁之才。树木是人类最好的伙伴。它吐出氧气供人呼吸,它阻挡风沙使人不受侵袭,它能保持沙土不流失,让人类耕耘播种,繁衍生息,然而,就是这样宝贵的资源,有人却不懂得珍惜它、爱护它。毁林开荒,没有高瞻远瞩的心襟,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不顾长远利益,毁坏许多人用心血培养出来的栋梁之才,是一种最愚昧、最可憎、最令人愤怒的举动。种树可为难矣!培养一个人才,从小学到初中,从中学到大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徒工到老师,再到复合型人才,一步步深造,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弦,凝聚了多少老师和家长的心血和企盼,更不说自身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了,可见,种树难,树人更难。

解放初期,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到今天,已经发展到百分之七左右,但是,这样的比例,在世界上还是落后的呢。况且,这也是经过每年的数以亿记的人工植树的成绩。十年动乱,毁坏了多少人才呀!“四人帮”为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用“白专”的帽子到处整人,甚至为了剪除异已,搞冤假错案,称人才是“臭老九”,是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的人,是只会干工作搞科研不会搞关系的木头。最后使国家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人民处在思想被愚弄之中,出现了太多的不正常现象,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样的谎谬理论,竟然能在各大报纸、广播电台上鼓吹,人们却都坚定的相信?这也是国人文化素质差的具体表现之一。为什么柏杨先生说:中国人,一个人是龙,三个人是猪,多了就是咸菜缸里的蛆,为了私利,不顾亲情和人格而内斗,还自认为聪明,让外人看不起。那时今天这个“运动”,明天那个“斗争”的,正是把国人的劣根性,把“威权、关系社会”展现的淋漓尽致。只有正视缺点,方能拨乱反正、向前发展;反过来,若不是因才而去用,学非所用、或有才不作为,那也是‘瞎子点灯’。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亮的”,虽然,自古忠臣无好死,奸臣虽遭后人谩骂,可活时潇洒,但是非曲直总有评判,怕就有鬼!我们再也没有本钱去重复过去了!
毁林与造林是相反的结果,如同培养人才一样,需要领导和人们的关爱,我们生而逢时,因为党和国家已对这个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不仅大批人才有了用武之地,而且正在造就一批批新人,所以应该大有作为。我们明明知道攀登科学高峰有无数艰辛,但决心知难而进,向着顶峰冲锋陷阵,以不辜负领导的殷切希望。
“奥运会”和我们的生存环境需要植物,而“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更需要人才,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这些发展条件,让我们牢牢记住“毁树容易种树难”所给予的启示,都来珍惜植物和人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