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果不能摆脱模式和方法的“陷阱”,就只能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地荡悠,如同驴子拉磨一般。教育必须“走向心灵”,才能破译生命的密码,找到成长的那把金钥匙,破除“红叉号意识”,扫除“纪律思维”,还教师以自由,还学生以自主,还课堂以创造,还生命以活力,还校园以笑声,教育自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二)
一层认知一层天,永远不要指望别人认同你。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说自语,其实没谁在乎你说了什么。大脑的作用如同“遛狗”,想办法造个妄想骗人活下去而已。真理是绝对的,但不适合人类,因为它绝对,所以孔子讲“不道久矣”。
争论是最没意义的事情,真理不是辩论出来的。地球有地球的轨道,月亮有月亮的轨道,各玩各的。地球月亮,都是个球蛋。别动上层人的利益,别动下层人的观念,动下层人观念如同刨他家祖坟!爱咋的咋的,任他去吧!
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这是道,而不是说你要“宽容”,宽容其实是一种“傲慢”。自然之道是“相互允许”,因为都是道的显现,所以它平等,而不是显示出来管理者的什么行王道。存在即是“道”,每一种存在都是。
批应试教育是对的,应试教育的存在也是对的。课改是对的,批课改也是对的,如果不跳出二元,每个人都抱着自己“对的”,所有的“对”就都是“错”,只是角度不同,每个角度都是“局限”的。大单元是错的,批大单元也是错的,模式是错的,没模式也是错的,“错”也是“对”。打个比方,河南是南方还是北方?那得看你是站在哪里说。
教育如果是站在人上呢?又如果是站在奴化人上呢?教育站在人上,是指哪个“人”?站在人的哪一部分,是站在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课堂站在哪里,是知识上还是生命上,是情感上还是目标上,是文化上还是利益上?即便是课堂站在知识上,是方法上还是规律上,这就是一课堂为什么要探幽“学一题→得一法→明一理→通一类”的由来。
教育如果立在学生上,这就考验你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儿童是“白纸”还是“白痴”,是本自具足还是后天塑造,是唤醒点燃还是灌输强制?这就是去批评化教育的意义。
儿童是神,如果你不认同,就不会去允许他散发“神性”,你把儿童当鸭子养,他怎么能像天鹅那样优雅。认同了儿童的“神性”,那教育则生发出来不一样的意义,也显示出来不一样的形态。基于儿童是神的教育,它会给儿童提供蓝天,反之则是囚笼。
教育的三层含义,一是教育即唤醒,二是教育即支持,三是教育即允许。核心是让儿童成为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这就是建勋课堂淡化纪律的由来,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就像选鞋子那样,合脚的就是好的。
教育的敌人是“统一”,统一和共识完全不同。统一是专制,共识是民主。任何“统一”的模式、内容、目标、方法都是以“控制”为目的的暴力行为,包括儿童坐姿、纪律等等。但道允许,允许一切,也允许“敌人”存在,这就是道的玄妙,因为一切外在的都最终指向于内在。也就是说,“敌人”困住你了吗?你的心是否始终是“自由”的?既然一切都是道的显化,而事件的评判又取决于“认知”,如此人类应该做的当然不是去改变事件,而是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打破认知障碍。
教育,终究是教育者觉醒的“游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推动课改不是目的,目的是以课改的方式觉醒自己。这样,就从事件和情绪中超拔而出,像列子那样“御风飞行”,云层之上全是晴天,哪里还有困惑。问题不是问题,问题也不是用来解决的,而是照见自己的认知在哪个层次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来唤醒你的,问题也是“道”。
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才是宇宙,你创造了一切。然后再哄着自己玩一场。你设计了游戏,然后再体验游戏。
李炳亭简介
建勋学校总顾问,《中国教师报》编辑部原主任,很多人眼中的“课改疯子”,著名教育记者,高效课堂首倡者,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实践者,高效课堂行动研究代表性人物,他是第一个解构“高效课堂”概念、理论、实践,并形成系统性研究论述的人。主张:好学校是一方池塘;学校的产品是课堂;素质教育的突破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能让学生学进来并且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丰湖简介
丰湖,位于广东惠州市城西,又称西湖,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舆地纪胜》卷99有对惠州的记载:丰湖“在郡城西,广袤十里。治平间陈公偁领州,经画作堤截水,今台馆为广东之胜”。《方舆纪要》卷103记载惠州府归善县:丰湖,“(宋)太守林俛叙云,湖之润溉田数百顷,苇藕蒲鱼之利。数万民之取于湖者, 其施以丰,故曰丰湖”。
“丰湖教育论坛”简介
“丰湖教育论坛”由“教育创新英雄”孟国泰先生、“新锐校长”唐渝勇先生联合发起,旨在开辟教育新路,探寻教育新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理念、新理论、新认知、新路径、新实践(简称“五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若需参加线上论坛,请扫码进驻:
责编: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