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头条】总第406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明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雅俗共赏,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古代经典感恩故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韩积蕊编辑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再分享一个报恩故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此典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意思是说:男人愿意为赏识自己的人献身,女人愿意为喜欢自己的人精心妆扮。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典故的主人公是东周四大刺客之一豫让。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刺客分别是荆轲、聂政、豫让、专诸。荆轲图穷匕见刺秦王,聂政刺杀韩国丞相侠累,豫让刺杀赵襄子,专诸鱼腹藏剑,刺杀吴王僚。
豫让生活在距今大约2500年前的晋国。当时,晋国由晋国六卿”掌控着军政大权,豫让最初是范氏的家臣。豫让有雄心,有抱负,一心想要用平生所学为主公效力,可范氏并不看重豫让的能力,于是他便改投与范氏有姻亲关系的中行氏。中行氏也不重用他,家臣也嫉妒豫让的才能,无奈之下,豫让只好再次另觅新主,跳槽到了智氏家族门下。
智氏家族第三位正卿智伯掌权后,非常看重豫让的才能,他安排豫让作为自己的心腹家臣和重要幕僚,每当遇到犹豫不决的难题时,必要先找豫让商量。豫让终感自己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前途也应该一片光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智伯在率军讨伐赵氏家族的战争中,突然遭到韩、赵、魏三家联手突袭。智氏败亡。事后,极度痛恨智伯的赵氏首领赵襄子还将其头颅做成饮酒器具。
智氏的家臣、门客全都作鸟兽散之。豫让也逃入深山避世,他时刻感怀智伯当年的知遇之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刺杀赵襄子,以此报效主公的恩情。
豫让改名换姓,并将自己伪装成是受刑的奴隶,混进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经过数日等待,豫让终于逮到赵襄子独身进入厕所的时机。然而,赵襄子看到眼前这个修整厕所的人仪表堂堂,根本不像受过重刑的奴隶,于是便召集护卫将豫让围了起来,并下令搜身。结果护卫在豫让身上搜到一把锋利的匕首。赵襄子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眼前这人就是豫让。赵襄子质问豫让意欲何为,豫让毫不畏惧地回答道:“欲为智伯报仇!”护卫们纷纷拔刀打算将豫让就地正法,赵襄子却说:“此人是个义士,欲为故主报仇,杀了太可惜,还是我自己多加小心好了。”于是便放掉了豫让。
后来,豫让在自己身上涂漆,使得皮肤溃烂,满身烂疮,还吞下火炭让自己声音变得嘶哑。经过一番自我摧残,连妻子都认不出他的模样,豫让这才觉得万无一失了。于是便化身乞丐,长期蹲在赵襄子宫门外面的一座桥上,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豫让桥。
一天,赵襄子外出。在经过桥面的时候,赵襄子的马突然受惊嘶鸣起来。赵襄子觉得事出异常,便让手下搜索附近,结果在桥下抓到了正准备行刺的豫让。短短几个月不见,豫让的模样变化却让赵襄子大吃一惊,他带着责备的口气问道:“你侍奉过范氏、中行氏,为什么我灭了智伯,你却要如此执着寻仇?”豫让回答道:“智伯待我如同国士,所以我就要像国士那样回报他。”听完豫让的话,赵襄子非常感动,但他又担心豫让继续行刺。就在赵襄子犹豫不决期间,豫让再次发话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今日行刺失败,我甘愿伏诛。但在死前有一请求,希望您能将衣裳给我。我用剑刺衣裳,就当已经行刺过了,虽死无憾。”赵襄子答应了豫让的请求。豫让拔剑对着赵襄子的衣服三跃斩击,然后说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现在我可以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了!”话音刚落,他就伏剑自杀了。
世人都喜欢以成败论英雄,然而,“斩衣三跃”的豫让,作为一名失败的刺客,却用自己的义举名垂青史,被后人誉为国士,更是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千古绝唱。
这句话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它反映了因为知己难觅,人们为了报答知己,虽万死不辞的精神。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自幼喜欢读书,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在市电视台录制的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