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夜晚
武汉:张维清
疲惫的镰刀,锄头,犁耙,马车……
缷下喧哗,放进了屋角
叽叽喳喳的麻雀,睡在竹床上,听月光曲
乡村的宁静,被虫鸣咬破
屋子被夜喊醒的灯火
照亮夜归的村落
炊烟收起了它的呼唤,日落收起了它的枯萎
小花花染黑,但心是红的
狗和月亮守在家门口
把一个寂静,沦陷的小村看得死死的
几个庄稼汉子,端起大碗
碰得划拳声摇摇晃晃
碰得自己的影子抓不住清风
村姑纳鞋,千层浪,温暖远方
一切沉寂下来,老屋枕着那粒霜,梦见了黎明

落叶
武汉:张维清
它的茂盛,谁也管不住
它的枯黄,谁也救不活
春天的绿,秋天的黄
把去年陈旧的景色重新复制了一遍
也给鲜明的季节一个交待
绿,它给春天一场独白,给阳光一个宫殿
黄,秋色煮成相思的浓度,浓缩成一颗归乡的泪
它用黄叶做的吊脚楼,一个没有冠名的村庄
曾以为那是黄昏撕成的碎片,挂在树枝上
曾以为每片叶子写满了魂牵梦萦和归心似箭
它知道前方的雪花要回国了
知道南燕驮上呢喃和乡愁回乡了
知道它的飘零不是无情物,只要被风划过的抛物线
才能读懂它内心的愁肠
它静静地叠在大地上
是等花儿把它带走
还是静静地听着根的倾诉

一只鸟从湖面飞过
武汉:张维清
或许,这里就是它的家,一个用湖风,湖雨,湖色做的家
飞去飞回
都没飞过湖心的牵挂
留一点白,又被散开的荒芜隐约
宛如白云在蓝天上留一朵雪花
又被删去
总想水面上挂一道年少轻狂的风景
最终影子沉入水底,浪子淹没
飞行的距离与水平面保持着
生怕惊动度假观光的白云,养心的珊湖
湖面记录它的俯冲,仰卧或蹦极
把它练习的歌声种在波纹里
游草向你说出鸟儿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故事
时光慢慢老去
那只鸟没走,水也没退
它不知在湖光里飞出多少个轮回
原来它是一个不知疲倦的老水手

故乡
武汉:张维清
故乡盛产方言,呼唤
你的乡谣,我的乡愁
故乡是一本书,黄土,山坡,怀旧,鸟巢……
它们的故事,绵延,千秋
你可以在金水河里,打捞曾丢失过的脐带
可以在山沟里,捡到乡音和炊烟
可以在大山,看望曾喊过你的兰花花
无论你走到哪,小村是纸鸢,永远把你牵在手心上
每一次眺望,像鱼尾纹
牵着你相思的泪花
红辣椒,乡妹子
不怕辣,辣不怕,辣得山歌火辣辣
母语,还有那么纯朴,亲切
那是你初啼的地方
那是你乡恋的故乡

立秋
武汉:张维清
梧桐在回家的路上,默默无语
只是诱惑的风,在抛物线里多转了几道弯
冷冷的月亮泡在水里,生怕它泡腐了我的相思
天上唐朝的月亮,读懂了唐诗宋词
倒出了压在心里的白霜或愁叹
暮色压低了秋色,收藏了炊烟
走在黄昏花甲的路上,默默搀扶着
你不说,我和夕阳都能懂
秋色叫大地交出了金黄
完成了燕子呢喃的梦想
泥鳅,蛙鸣,蛐蛐……
钻进了泥被
仿佛枕着春天入眠
秋叶煮黄思念的浓度不逊于后山的那片枫叶
更多的痛苦是分离,别离和愁离
立秋后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短,一天比一天凉
它带来的每一种颜色,复制着去年深远,深层的光线
而你的每一个沉默,就像深不可测的月光
打开一个深渊
【作者简介】张维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长江丛刊》《长江文艺》《长江日报》《湖北日报》《芳草·潮》等刊物上发表诗歌一百余首。出版个人诗集《乡土》《父老乡亲》《风语》《春暖花开》四部。先后获武汉市99位诗人诗歌奖,财政部财政文学诗歌二等奖。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