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气韵 大家的风采
——三访当代著名画家石齐先生
笔者:石先生,我还想问一下您是如何认识传统中国画的?
石齐:这个传统绘画有一大优点,而且是西方不能代替的一点,就是我们从生产习惯、从艺术技巧上跟西方不完全一样。这个是很伟大的一点,人们把艺术形式分成“两象”,我说是“三象”,不止“两象”,给他分“三象”比较合理一点。我在1981年提出,说西方艺术是“两象”的观点是片面的,不是抽象就是具象,我为什么说它片面?因为抽象的什么都看不出,物体看不出来。
毕加索的画什么都能看出来,如果把毕加索搁在印象派后期里头,那很合情理。对不对?现代人喜欢印象派,纯粹说具象还太早,抽象还不懂,这个阵容很大,而且代表人物一个比一个棒,非常出色。你把毕加索往抽象里面搁,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吗?因为他的画很多人都知道,他画胳膊画眼睛,还有什么抽象?
与当代著名画家石齐先生合影
石齐接着说道:我们对于视觉是以东方人的欣赏角度去欣赏的,西方绘画的欣赏方式都是一样的,手法都一样。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绘画要比西方先进的多,怎么这么说呢?我们用线塑造形体,以现代眼光去看,这个依然是非常先进的。西方才刚刚开始要学着用线来描绘一些东西,那就很有意思了,毕加索学一点点,马蒂斯学一点点,马上出效果。而我们因为在这个窝里一代代长大,倒麻木了,认为这些东西已经过时了,不对的,我从来不觉得是这样。 石齐先生说道:优点就是优点,拿到现在依然是先进的,要发扬,不发扬多亏呀。我就跟他举西方用线不好用,因为画油画用的是画布,颜料像浆糊一样,粘乎乎的,不好勾线,我们中国画铺在纸上用墨来画,好家伙,怎么来勾就看自己。我们祖先的线,是单一路,细线都细线,我们现代人细线、粗线交替组成是线,断断续续的线组成也是线,用不同的颜色勾成线,组成画,也是线,这在祖先时没做过,只有我们现代人敢做。 石齐接着说:西方人做不了,因为他们材料决定的。画的正面我们可以画,反面也可以画,西方人做不到。齐白石画虾米,为了顺手,翻过来画翻过来看。他是为了顺手,而不理解这里头的长处。我们画画用的宣纸很薄,再翻过去就坏了,你再画反面被打湿了,就更模糊了,只有这样两面加工,能够弥补我们的缺点。西方很丰富,我们单一,这点可以弥补。 在谈到创新问题时,石先生说:搞中国画创新,如同走在十字路口上,一不小心就成别的了,我有个朋友很有名,画格也很高,但不是国画,所以我们中年很有成就的一批画家搞画展,搞得都很有特点,我很喜欢。可题目却是中国画,我说你别写“中国画”这3个字就好了,因为你们都很年轻。当时刚好这边是中国百年画展,那边是7个画家,后来我给他们评价,你这7个人的画展要比那个展览新,这个评价很高了,可是你一写“中国画”3字,很多挂出去不是中国画那怎么办?他们就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是批评还是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