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据新华社北京5月5日消息,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日前说,尽管美国白宫政府历年采用种种“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对华出口贸易商品进行百般“制裁”、“打压”、“贸易战”。但,“中国制造、中国出口”商品,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向世界。他说,结合中国2023年全年,尤其是2024年一季度出口表现,成套设备、智能产品、低碳节能环保产品等三个领域创新活力充沛、有持续增长潜力。中国出口产品正向“专精特新”发展。
据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国出口结构一直在优化升级。从产品结构来看,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出口势头良好。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新三样”为例,2022年“新三样”出口合计增长88.4%,2023年进一步增长了27.6%,出口规模已经突破了万亿元人民币。同时,一大批中国外贸企业注重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正在形成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优势。
他说从今年一季度中国商品出口表现来看,三个领域有持续增长的潜力。
首先,成套设备出口基础雄厚。中国的汽车、装备制造等行业凝聚了长产业链、全产业链的创新成果,如果把其中一些零部件、功能系统单独拿出来,都是创意十足、科技感十足。他举例称,汽车中的车载语音系统,现在正向AI领域高速迈进;工厂、仓储物流中常用的叉车,现在也逐步电动化、无人化,都在迭代升级中。
其次,智能产品出口需求增加。中国出口产品正在向“专精特新”发展,深耕细分领域。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也是重要的出口国和应用市场。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中国2017年至2022年机器人安装量年均增速达到13%。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速达到86.4%。
此外,低碳节能环保产品深受欢迎。可降解材料制作的环保餐盘、环保吸管替代了一次性塑料制品,成为市场主流选择。例如用甘蔗渣制造的可降解餐具出口热销,导致甘蔗渣比甘蔗卖得还贵。”还有一些领域,比如更加节能的空气源热泵设备,相比传统的电加热或者燃煤锅炉节省能量达到75%,这些产品在欧洲市场都在热销。
同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具有竞争优势。一季度,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了9.1%;其中,纺织服装出口增长5.4%,塑料制品出口增长14%,家具及其零部件出口增长23.5%。他表示,当前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中国创造,新的出口增长点还会持续涌现。
据笔者长年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体会,所谓商务出口产品“专精特新”,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缩写。其中,“专”指专业化与专项技术,企业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中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精”指精细化,企业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特”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具有行业或区域的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的特点;“新”指自主创新与模式创新。企业满足其中任意一项,即可申报专精特新。
笔者认为,经过愈四十多的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加入“WT0”数十年国际商海“搏击风浪”,早巳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出口产品正在掀起创新风暴!中国特色的“专精特新”出口产品,正引领全球潮流。如今中国企业以“专精特新”成套设备、智能产品领跑,低碳环保更是亮点满满;而传统劳动力型商 品也不甘示弱持续爆发力量中...这是中国“从制造迈向创造”的时代跨越啊! 为此,特赋《喜春来》(藏头)为评为观。
【华】冠商品销天下。
【专】业尖端适用佳。
【精】心环保暖千家。
【特】款嘉。
【新】颖万邦夸。
一一2024年5月7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