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大师林语堂也会说露底话?
文/舞笛
先讲个来自满清宫廷的小故事——
大清王朝末叶,法国使臣罗杰斯出使中国,在拜见清廷时对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 很不人道,过于残忍和野蛮。”还没等皇帝答话反驳,甚至都没待罗杰斯的话说完,皇帝身旁的贴身太监姚勋,便愤慨地抢嘴斥责道:“这是陛下的恩赐,俺们奴才心甘情愿!你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朝政?”

针对当年的此类丑陋现象,后来的文学家林语堂先生曾尖锐地批判道:“中国有一类人,身处社会最底层,却有着皇家的统治阶级思想,即使在动物界想找到这样的动物都不可能!”那意思就是说不管皇家统治对他们多么残忍,即便像对待动物一样摧残、虐杀他们,他们不但不反抗,还会心甘情愿感恩戴德,认为是应该的、合理的。
林语堂先生作为一位响当当的金牌文学大师,一定说过数不胜数的经典语言,不过,这次说得却不全对,你咋就敢断言“在动物界想找到这样的动物都不可能”呢?没准还特别容易找到哩,不由你不信......

这不,未久,就在他生活的民国时期,山东民间发生的一件事却打了他的嘴巴——
有个人路过一人家门口,见这家主人磨刀霍霍,他的看家狗在主人周围作摇头摆尾亲昵状不停地跑来转去,好奇的路人一问方知,是他家准备把狗杀掉吃肉。没成想这位路人甚是爱狗,怜悯心顿起,便好心地劝狗主人说一条活蹦乱跳的可爱家犬不能宰杀,可狗主人不听,他就苦口婆心劝诫,说多了,其劝诫就有了“数落”之嫌,狗主人甚是反感,说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走你的路,我没妨碍你,狗也没妨碍你走路,瞎操这闲心干啥?”
路人呢,见规劝不成便说他愿意花钱买下,这样总可以吧?谁料狗主人厌烦无比,说不卖。他说就多给些钱,人家说多给钱也不卖,就想吃狗肉。于是二人争吵得越来越厉害,狗主人便气愤地赶他走,而他却不肯走。就这样不停地吵吵闹闹推来搡去的,可没想到这时候狗狗却看不下去了,以为他在欺负他的主子,汪汪大叫着扑上去便咬这个“不识时务,多管闲事”的路人,不但撕烂了他的衣服,还咬伤了他的腿。

这时狗主人得意地说:“你看到了吧,他是狗,我就是打它、吼它、杀它,他也向着我;你是人,可又怎样?你就是向它、爱它、救它,它也照样恨你咬你,还是护着我更不会向着你。你喜欢狗就回家多养几条好好去爱,你就是搂着它睡觉我管不着,滚你的吧!再他妈的胡捣乱,我连你也给宰了!”
这,这,这......路人那个无趣呀,真是无地自容,不但犯了人家的怒,裤子撕破腿被咬伤人家也不负责。至此他才明白自己真真是干了件瞎扯蛋的蠢事。

看看,看看,你看看!真的“动物界都难找”么?其实你根本用不着翻山越岭到那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去找,那才叫难找,随便在谁家的门口都能见到,说明并不难找,你林大师说的话脱靶了吧?即便你对神州人性文化研究透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那遗漏的百分之零点一也会使你的“名言”不再是“至理”,还令你难堪无比。
无端自我招祸却是咎由自取的这位路人心下哀叹:天下咋会有这么不知好歹的狗东西?
道理其实很简单:是自己不知好歹,不明是非,糊涂蛋一个,怪谁呢?
糟糕的是有些人硬生生地以自己超强的奴化思维把自己降维到狗的地步,更糟糕的是那些被爹娘通过辛勤劳动供应上学而有了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最后仍然将自己降维到比狗的认知层次还低的程度,你说这是狗的幸运还是人的悲哀?

要知道,很多时候,有些人一旦被彻底奴化,例如太监姚勋之流,别说你想说句公道话,哪怕你为他好,甚至救苦救难于他,他也会视你为坏人,你的好意就是他眼中的驴肝肺,甚至恨不得置你于死地,由不得你不服气。
读过多少故事,惟此则最扎心——这则事例令我不敢下结论了,究竟是狗好还是人好,到底是狗蠢还是人蠢?你以为你是好心人家就领情?课文里的《东郭先生和狼》,东郭先生还活着,其实那条狼也没死。
这两则故事并不复杂,可所折射出的某种人性和社会道理却实在深刻,而且相当相当深刻,不知林大师说嘴百年之后的今天是否还有这种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

舞笛,本名蔡全胜,汉族,大学文化,高级企业培训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退休职工。祖籍河南漯河舞阳,系中国煤矿作协、河南省作协、省民艺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南省平顶山市作协卫东分会副主席。出版发行有《人在旅途》《借题发挥》《世味杂俎》《山吟海叹》等5部文学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