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小木屋,是我们山里人的情感驿站。来到小木屋的人,都是我的亲人,敬请分享小霞的情感故事。让森林里的小木屋带给您一段美好的回忆!今天为您播放的是我于2016年10月24日写的日记《我的父亲》2。敬请收听!
父亲走了。
我睡不着的时候,就总是想父亲生前的故事,他的高门大嗓,他的暴躁脾气,他的笑声,就连他骂人的模样也觉得是可爱的,因为现在想让他骂也不可能了。
小时候,每天傍晚父亲下班到家,第一句话就是:“直直腰!”拉着长声说着就躺在了炕头,我们不知道父亲在外面干了一天的活有多累,根本没有累的概念,于是我们几个孩子就围上去,特别是小弟弟,刚学会说话,总是学着父亲的腔调:“直直腰!”声音拖了老长,然后爬到父亲的身上,用他的小脸贴着父亲长满胡须的脸,边贴脸边拉着长声说:“亲~,亲~。”父亲就会笑着让他再亲一个。有时父亲刚进屋还没出声,小弟弟就学着父亲:“直直腰!”(当时他发音不准,我们听着就是及及刀——)全家人就笑啊,父亲好像一点都不累了,也跟着笑起来,然后就把小弟弟高举过头顶。
父亲在单位里工作是任劳不任怨。每次都抢累活重活去干,每次都比别人干得多。就是脾气不好,常常说这个不如他,那个干的不好,好像就显他能干,别人也乐不得的把重活推给他,让他去逞能。因此,干了这么多年,只有五八年大跃进时得过两个大镜子,一直挂在我家的墙上,这是我从记事时就看见的。记事后没见过父亲得过什么奖励,但是,在工区里父亲的工资是最高的,他也一直很满足。
父亲常给我们讲战争的故事,但是,他没有林场的白大爷讲的好。他总是很平淡地讲出一件事,没有动作,没有表情,打锦州时打了多少天,死了多少人,打长春时围了多久,没有具体的事情,白大爷也是当过兵的,他讲起来就绘声绘色,村子里如何动员年轻人去当兵的,在战场上战士如何接受任务的,又是如何去完成的,有动作,有表情,有具体的情节,我们听得入迷。
今天,就为大家播放到这里,恳请各位亲人们继续支持鼓励,继续在森林里的小木屋里,聆听小霞的情感故事。明天继续为您播放《我的父亲》,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