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所有图片和视频都是作者在家里制做面食的实拍

难忘的口味
——玉米面酸菜油滋了菜包
徐丽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一方人就会产生一方食俗。
东北黑土地,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的东北部散发着神奇的光芒。这里不仅拥有着深厚的土壤肥力,还生长着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东北人。这方土地最适合种植大白菜。勤劳智慧的东北人把种植大白菜当做最擅长的劳动之一。而每年到了秋冬季,把收成回来的大白菜腌制成酸菜,既是为整个一个冬天储存菜,也是对大白菜的另一种吃法的口味调样。再加上入冬时节,喂养猪的人家都要在春节前杀年猪,把肥瘦相间的猪肉分隔成适当小块,上热锅焅成油滋了,再把腌制好的酸菜洗净剁成馅,和切碎的油滋了等多种食材调料搅拌成馅,包成饺子或玉米面菜包,这又是东北人在追求美食佳肴上的一种创新。
今天由我来介绍一下玉米面酸菜油滋了菜包的制作方法。
准备食材:
酸菜450克、油滋了:200克、适量的葱花、姜碎、生抽、盐、豆油、猪油、花椒面。
步骤一:
把洗净的酸菜攥干、剁碎,大块油脂了切碎,将备好的适量葱花、姜碎、花椒面、生抽、盐、豆油、一同放入盆中,和油脂了,酸菜混合,用筷子按顺时针搅拌均匀。
步骤二:
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和猪油化开晾温,倒入酸菜中,再次搅拌,这样馨香四溢的酸菜油脂了馅就制作好了。
步骤三:
用玉米面和白面混搭,加入适量温水、适量酵母、少许植物油,搅拌成面絮,揉成面团,在案板上切成等份的小剂子,擀薄成圆形,就可以包酸菜油滋了菜包了。
步骤四:
包好的菜包需要摆放整齐,用保鲜膜盖好,醒发大约在20分钟左右。等菜包的体积明显变大,拿起来轻飘飘的感觉,就是醒发好了。
步骤五:
把醒发好的菜包拿到蒸锅里,盖好锅盖,从冒热气开始计时,大火烧15分钟,再焖三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尽管小时候的生活并不富裕,但那个年代能吃上玉米面酸菜油滋了菜包,已经是最高级的美味享受了。
长大以后,我们为了生活而走南闯北,虽然也吃过许多地方的特色美食,但最难忘的还是小时候原汁原味的玉米面菜包。那味道里有浓浓的乡情的味道,尤其是打开锅盖的那一瞬间,酸菜和油滋了混合的那种沁人心脾的香味,是妈妈的味道,一直萦绕心间,回味绵长!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