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是我母亲八十六大寿的日子,这是我在多年前用真情和泪水写给母亲的文字,虽然母亲看不懂,但这是一个为人子女的内心独白!
唱给母亲的歌(散文诗组)

文/何俊锋

1
又一次想起母亲,欲提笔倾诉,却觉一切语言都那么苍白。我不知道如何为母亲唱好一首歌,只好在异乡的黄昏写下这歪歪斜斜的诗行,芬芳的墨迹,一如母亲烧饭时,在故乡天空里升起淡蓝色的炊烟。
母亲,请你唤儿的乳名入梦。今夜,泪也他乡,梦也他乡。
2
那年那月,您坐在寒夜的深处,一次次擦亮温柔的灯火。用白天的构思缝纫着黑夜,渴望着从一针一线的俭朴中游离出清贫的境遇。可生活是您缝补不完的日升月落,就这样单调地重复着岁月。
身躯弱小的母亲,用纤细的双手摆渡着贫穷,用泪水和汗水流成一条坚韧的长河,托起我们远航的行舟。
如今,日子好过了,而您的生活还是那样的克扣,我从您挖回的野菜中,能品味出淡淡的苦涩。我知道您的心还在往事中停泊,一如当年那燃亮寒夜的灯火,燃烧着您朴素的品性。
其实,您一直就是我心中一盏不熄的灯火,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寒夜。
3
母亲一生没出过远门,还不知道西安城是一个啥模样,只有墙脚那辆破旧的纺车伴随她纺出的棉线,知道她走过的路有多远。母亲计算过,她一天屋里屋外、炕上炕下,至少要走五里路。一天五里,她走了六十多年啊…这是一条多么短又多么长的路呀!
屋后的草地上有一条小路,那是母亲拾柴背草天长日久踩出的;门前到井口之间也有一条小路,这是母亲担水时踩出来的。这是一条多么短又多么长啊!
从母亲走过的路上,我一路走出,一直走到绿色的军营,走进异乡的小城。这些年,我走过地上的路,水上的路,空中的路,却始终走不出母亲的慈爱视线。而今,母亲老了,人生的路尚未走完,接下来的路,我们去走。
4
母亲,在饥荒的年月里捧起一把辛酸的粮食,吹去二月的残雪和北风,用泉水洗,用太阳晒,用苦涩的汗水熬出年轮的麦香。
多少次,母亲捧起我的小手,滴下无助的泪水。母亲,在你盈盈的泪光里,可否看见儿子的小手长出了麦苗和豆花?你把关爱缝入我的补丁里,长成一路春种秋收的故事。
母亲啊,我知道,在那个年月,你拿烤得焦熟的岁月喂我,让我长一身清瘦而磊落的中国骨头。
5
忘不了自己吃着葱花大饼都看见母亲背过身去碗里盛着野菜团子,未说一句话却泪眼盈盈,哽咽了喉咙。是母亲赢弱的坚强站在我脆弱的童年,站在北风呼号的冬夜,双手举一张破旧的门板,把寒冷与饥饿挡在了门外。
雪天,母亲坐在炕上穿针引线,冬的情节便在母亲的修辞中缓缓展开。挑亮油灯,母亲把乡村的长夜一层一层纳入鞋底,我睡在天堂醉人的歌谣里,幸福地拔节。
6
作为诗人,注定要用诗歌写母爱,但在目不识字的母亲面前,我的诗歌无地自容。我所有的诗句和词谍在母亲唤我乳名的片刻黯然失色。歌颂母爱,唯有心灵和一生的记忆。
这些年来,我之所以一直未动笔写母亲,是因为我对母亲的爱理解得过于浅簿,没有透视进母亲的内心世界。母亲的心永远是爱的海洋,荡漾着甜蜜的乳汁。年老的母亲,早就渡过了她的生理哺乳期,可对我却永远没有停止整个一生爱的哺乳。
母亲,儿本该在家孝敬的时候却远离家乡,走进军营。可不管儿走到那里,您永远都是儿眷恋的故乡。
而今,儿已长大成人,人生的秋天尚未熟透,母亲的屋顶却飘起无情的雪花。峥嵘的寒冬啊,在你冰封的容颜后面,可否留一泓清泉、一株小麦,以飨我辛勤善良的母亲?
7
我终生不会忘记,在乡村的日子里,断乳的母亲,只能用农历的歌谣哺育我。年复一年,母亲的田原长出小麦,流过泉水,却老了母亲的模样。
那一年,当16岁的我第一次用扁担挑起水桶,把泉水和炊烟连在一起,母亲怜惜地笑成了一朵桃花,她看到她的生命在我身上流淌眼看着儿子站在黄土地上,像一株即将成熟的小麦一样。
此刻,我在异乡的小城里,回望故乡,看见母亲正坐在村口的老碾盘上,手捧一封家书,幸福的微笑。
母亲,您唤儿的乳名入梦吧。今夜,山也千重,水也千重。
8
如今,你的儿子成家立业,泉水和小麦终于从母亲肩头放下。年老的母亲像孩童一样,唱着一支古老的歌谣,目光无限温暖,一如往日的岁月,在丰收后落雪的田野里汩汩地流淌。
临窗而望,母亲那柔情似水的背影,正微笑着奏响岁月的记忆和年华的感伤。
9
母亲老了,老了就总是出错。
她把星空点燃,油灯留下,她把针钱带走,补丁留下。
她拿菊花煮茶,麦子留下,她把寒冬带走,金秋留下。
她把泪水擦去,思念留下,她把苦难带走,岁月留下。
10
母亲老了,像一朵深秋的蒲公英,想回娘家。可母亲已经回不去了。母亲的母亲比母亲更老,更像一朵深秋的蒲公英。
于是秋高气爽的母亲,坐在大槐树下的老井台上,把一生精打细算,颗粒归仓:
一棵小麦,一担泉水;一双儿女,一头白发。

劳有风骨,耕耘五月,瘦了流年,点赞自己

文/ 何俊锋

柴米油盐是日子,花花草草是人间,一粥一饭是生活,一瓦一檐是人家。是谁结篱为墙?是谁点灯灶台?岁月无限好,黄昏月照墙。日子在点点滴滴中沧老了烟火岁月,人生在沧海起伏中走向繁华水岸。是谁耕耘了一场花开?是谁等待一场雨落情怀?劳有风骨,耕耘五月。平凡的日子里,耕耘自己,成长的历程中,风云诗意。这是一个酸痛的词语,有人为它流过泪,有人为它甘后醉。岁月的答谢,是一番礼赞,一番收成。
生命往往需要一种倔强,才能肆意蓬勃,内心需要一种深情,才能不不惧悲伤。劳有风骨,耕耘自己,让贫穷在落魄中坦荡胸怀,让富有在寂寞繁华中无苦不爱。守一份耕耘,安一方静好,不惊扰世界,不迷失自己。即便是人生坎坷,也要有梦和远方。走到最后终归会发现,曼妙的风景,原来是内心的淡定。坚强和勇敢,才是人生最后的风景。为劳动点赞,挺你,也不简单。愿所有的日子走出诗意,内心的柔软,岁月缱绻。你用劳动收割五月,我用勤劳耕耘自己。

诗二首

文/杨景春

一
立夏逢雨山头凉,
店家生火味醇香。
松翠农家翠雲廊,
蒼润烈焰美感遊。
——甲辰龙年谷雨最后一天有感

二

雨打芭蕉鸟鸣树,
清晨洒扫朱氏训。
劳动人民勤是本,
生财有道褔满堂。
——民宿卫姓老板其妻俺老杨家,儿女双全有四孙。成都安徽互操作,平台假期房不空!

花落如星,在晚春里斑澜

文/何俊锋

春在叶的绿意轻摇里,渐行渐远,花落如星,洒在浅夏淡淡的清香里。蔷薇花开了满墙,却一朵一朵点缀在愈发浓郁的深绿里,热烈着时光里的清逸,亦素雅着光阴里的诗意,春天回归的飞鸟与浅夏初来的蝉虫,热闹着岁月里寻常安然的日子,在晚春里斑斓着,迎一夏新意。一缕清风恬淡,清扬在春茶香溢的四野间,氤氲在晨暮缭绕的烟火里,将晚春落花如星般的美好长留,斑斓着四季更迭的一朝一夕,茗香融墨韵,淡泊自安然。
在春将去夏欲来的留光里,馨香着光阴,欣喜着心境,陪伴着时间,一步一步笃行致远。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春,悄悄而来,萌发了枯萎,盛开了繁花,留下万物蓬勃,用春天播种好的希望,带着季节葱茏中的纯澈,留给夏天做最好的礼物。等一夏陌上金穗,等一树麦杏飘香,在花落如星的晚春斑斓里,迎新一季清风朗月与烈日蓝天的崭新风景。慢煮岁月,细品流年,岁月给人生风雨,也予人间风景。
春花夏绿,亦在晚春时节,落花如星的斑斓里,周全着万事万物更生蓬勃的情怀,和谐着谋生谋爱相谐相宜的同行,成全着生命与生活的相互包容与悦纳。凝望岁月,剪一段记忆,与你共享生命的欢喜与温暖。此生,有你足够,时时刻刻一树花开。我知道花开花谢本是自然规律,自然的起始都深含美丽的意义。流年踏歌行板,岁月更迭前行,花落如星,在晚春里斑澜,清风里的光影,静好着时光里的心境。浅浅喜,静静思,深深懂得,淡淡释怀,眺望远处是风景,踏实近处的人生,愿岁月无恙,温暖且欢喜。

把生命中最壮丽的青春留在了军营献给了祖国

文/何俊锋

曾经当过兵,我可以輕松地告訴你 ,告訴所有的人。只有當過兵的人,才知道輕松這兩個字的份量和硬度。曾经当过兵,自豪是埋藏在貝殼里的那顆珠子,是每一個當過兵的人臉上特有的印記。邱少云连三個月新兵訓練,補足了我一生需要的鈣,鐵打的營盤讓所有的流水都感受到了曾經作為一名共和國軍人的光榮。當過兵的人都是被鑄造被打磨過的器物都不會輕易流淚,不會輕易說出內心的疼痛。我是一個兵我們當過共和國的基石祖國領土領海領空神聖不可侵犯是共和國的尊嚴也是我們當兵的尊嚴。我是一個兵,我是老百姓的兒子,我們是吃苦,流汗,流血犧牲的代名詞。
当兵,是高温熔炉里的矿石,出炉后成了当当作响的钢铁当兵,是辽阔大海里的浪潮,一排排,卷起无比壮阔的巨澜。曾经当过兵 , 就是一种生命的机缘曾经当过兵 ,就是一种永远的怀念那是一段无愧无悔的岁月 , 那是一曲同生共死的和弦。不管富有还是清贫 , 不管你是士兵还是军官,无论何时何地,提起军营的日子 , 都会精神振奋,青春再现无论何时何地,说起当年的战友 , 都会热血沸腾,心潮翻卷。艰苦的腾格里拉练使我們腰酸腿疼,但是磨練了意志饭前的军歌。木板床上整理内务 ,班务会上积极发言, 夜间站哨的一声口令 ,病号饭时的一股温暖 ,都是記憶裏彌足珍貴的過往和細節。
你会永远难忘,清早出操的步伐 ,不管是雨天还是雪天你会永远难忘紧急集合的军号。忙乱中出错,军衣反穿,战友间多少磕磕碰碰都在离开军营时擁抱流淚的那一刻放下 釋懷。时光的流水冲不淡记忆的底片军营的情景越来越清地在脑海闪回 当年的战友越来越多地在梦里出现。这是怎样一种不是亲情的亲情,这些生死与共的伙伴,把生命中最壮丽的青春留在了军营,把成长中最美好的时光镌刻在心间。曾经当过兵 一生引以为荣,军营岁月赠予了我钢铁的信念。祖国啊,只要您一声号令,我们即刻跑步归队,赴汤蹈火,勇往直前!

法门寺菜园

文/杨公劳

三亩菜园寺里面,
春夏秋冬绿满眼。
架上架下品种多,
天天新鲜数蓝蓝。
2024.5.4于法门寺

文字的魔力驾驭我生命的风帆抵达灵魂的彼岸

文/何俊锋

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在生活的激流涌动中,必须学会泅渡命运而独行。当兵,从政,从商,从文,几十年过去了,对文字的膜拜,我毫无理由的热爱着。从军营到地方,从乡村到都市,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我当时的心境,填补一些生活的空白。谈不上是创作,而是一种记录与寄托。是一种宣泄与倾诉。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受,或者压抑,用文字释放出来,也许是长久以来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也许是对一些人和事物满心的疲惫与恐惧。选择文字,选择网络。喜欢发朋友圈,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我厌倦尘世的一切无效交际与虚伪应酬,更不喜欢衣香鬓影,推杯换盏的繁华场合。只想沉迷在一个不被打扰的世界里,在文字的瀚墨中穿行。
一支素笔,写尽平生意。多少年来,文字像鸦片一样,麻醉又兴奋我全身的每一根神经与血管。我像一个嗜饮者,不但地吸收与吐纳。沉醉在每一笔温润的故事里,不能自拔。把自己一生交付与如火如荼的写作生涯。仿佛逆水行舟,是文字的魔力驾驭生命的风帆抵达灵魂的彼岸。趟过时光的甬道,注定没有归程。蓦然回首间,每一次泊岸,都是刻骨的离合与悲欢。一直走到今天,踩一路的缤纷与灿烂。煮字清欢,生命有文字相伴,永远不觉得孤单。走过四季轮回,人生因文字而丰盈,饱满。生命因沉浮而归隐,放逐。书卷的墨香落满岁月的尘寰。
我是一个习惯寂寞的人,伴随我的大部分时光是孤单落寞的现实生活。孤僻是我永不能摆脱的困境。我允许生命的徘徊与彷徨,但绝不允许生命的空白与荒芜。所以我更加依恋我的笔。更加依恋我钟爱的文字,曾经多少个凄艳精致的午夜灵感,被扼杀于多少个无灯的夜晚。我常常坐在黑暗中摸着记下稍纵即逝的灵感。感受着手指握笔的快乐,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们,这就是我的快乐!从未想过声名鹊起,利利益之争。翻阅多年前的文字,看见自己的心路历程,文字是寂寞的,写字的人也是寂寞的,甘愿舍弃喧嚣归于宁静,舍弃繁华拥一份平淡。
在半开半掩的轩窗下,让禅的文字,盛开在无数个宁静的夜晚。那灿若莲心的墨迹,只为芸芸众生的心底,裁一株菩提。坐在宽大明亮的落地窗前,不由自主地瞥向人潮涌动的市井,街市沸腾如滚开的沸水,尘埃在喧嚣中沉浮,被城市的肺叶渐渐地吸食、消化。行人熙熙而来,车辆攘攘而去。城市在奔跑着,街道在奔跑着,我也在时光的甬道里奔跑着,永无止息。在生命的跑道上,我愿意舍弃荣华,舍弃名利,但我无法舍弃我深爱的文字。文字,是我笔下永不凋零的风景。文字,是我今生浓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