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尘
文应龙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年轻的时候读阮籍的诗句,颇有些不以为然。那时血气方刚、年富力强,再加上几分莫名的自信与自负,怎能感知到人生短暂、生命脆弱、个体卑微?至于世界之大、天地之悠,更是被小我的枝叶遮蔽得只剩下缝隙,却硬要把缝隙里的见闻当作世界的真相。
后来远离故土,漂泊异乡,仰望过高山巍峨,见识过大海浩瀚,感受过江湖险恶,始觉生命如尘,自我渺渺。及至经历了社会洗礼,品尝了世间疾苦,看透了人情冷暖,方知世事维艰,人生不易。
谁都想成为命运的主人,但又有谁可以轻轻松松?可以超然天外?时代的大势、自然的法则、天道的轮回,没有人绕得开,躲得掉。即便如周永康这样的大人物、许家印这样的大老板、方方这般大作家、毕福剑这般大明星,也无法真正主宰自己,只能被动接受跌落神坛,如霜叶般败落、尘埃般消逝的命运。至于我们这些普罗大众,能拥绵薄之力,有立锥之地,享一时之福,足矣。
世事本无常,留给人们选择的空间太小,但保持积极的状态很有必要。每个人都会遭遇烦恼与忧愁,但我们可以在微光中舞蹈、月光下吟唱。每个人都会面临失败与挫折,那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背起行囊,从头再来。每个人都会经历痛苦与绝望,除了承受,除了好好活着,我们别无选择。伤痕会在岁月里淡化,生命会在坚强中蝶变。
人生的常态不是聚光灯下流光溢彩,而是在荒芜的地上默默耕耘;不是沐浴阳光顺风顺水,而是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真正的强者不是势如破竹无坚不摧,而是逆境中屹立不倒,绝境中凤凰涅槃。
很喜欢乒乓球运动员林高远澳门世界杯获得亚军后在个人社交媒体上的一段话:“自己并不像其他队友那样,拥有太高的天赋,否则也不会到了28岁的年纪,才第一次站在三大赛决赛的舞台,自己就是个平庸的球员,如今所遭遇的一切就像在渡劫,经历着种种不完美的过程与结果,但正是这些缺憾和不足,让自己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拼搏与努力,未来或许才能更快迎来迈向成功的美好一刻。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长的垫脚石,最完美的状态并非自己从未失误,而是从未放弃成长。眼下自己想不了太多,只要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全力以赴,不留遗憾,便已经足够。”
林高远十几年的国手生涯,因打法华丽潇洒而被人欣赏,也因多次获得团体冠军而被人称道,更因屡次关键时刻掉链子而被人诟病。网上甚至有些人戏谑他为“林妹妹”,还为他贴上了“脆弱与软蛋”的标签。但不管外界怎么评价,林高远都保持自我的清醒认识和人生的积极姿态,在繁华里自律,在落魄时自励,在卑微处自强,在痛苦中自愈。
林高远跌宕起伏、毁誉参半的运动涯告诉我们,不要与往事过不去,往事已经过去;不要与现实过不去,现实终将会成为过去;不要与自己过不去,自己还要过下去;不要与社会过不去,社会谁也过不去。不管顺利还是艰难,不管高光还是暗淡,不管显贵还是卑微,做本色自己,过简单生活。
我们身边从来不缺乏这两种人:一种人永远褪不掉身上的光环,明知自己的高光时刻已成过往,但面对现实的落寞不愿接受,不敢正视,频频回望的眼中充满着失落,自我陶醉的背后是不舍与自恋。一种人是自身没有一点值得炫耀的资本,却很爱刷存在感,似乎不引人注意就很难受,他们最擅长以令人生厌的自夸与自大,去掩盖那可怜的自卑。
人要守得住本心,看得透繁华,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甘于接受自己平凡而普通的人,或许会得到更多的鲜花与掌声;而那些害怕变成尘埃者,往往比尘埃更卑微。最美的人生不是示人光环,给人虚华,博人眼球,引人瞩目,而是走自己的路,发自己的光,过自己的日子,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们不必在意自己的平庸。当今社会,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向上通道越来越狭窄,多少人怀揣着打破固有壁垒的梦想,多少人滋长着实现财富自由的欲望。结果呢?成功者寥寥无几,更多的人还是在社会底层匍匐前行,持家谋生。我们原本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食人间烟火长大,伴雨露阳光前行,没有优越的家庭背景,远离稀缺的社会资源,仅凭固有天赋与个人奋斗,活着已是福分,想逆天改变命运谈何容易!庸庸碌碌不为过,平平淡淡才是真。接受平庸与其说是对现实妥协与屈从,不如何说是对自己善良与宽容,跟世界和解与交好。
我们要勇于接纳自己的渺小。我曾经以为自己很强大,放得下恩恩怨怨,熬得过风风雨雨,跨得过沟沟壑壑,走南闯北,勇往直前。但2022年暑假我的一次登泰山经历,彻底改变了我固有的认知。那是一个雨后的下午,天气阴凉,空气洁净,天空如洗,是徒步登山绝佳的时机。我携家人从中天门出发,估摸一个半小时左右便可到南天门。但走了不到三分之一,我便四肢无力,大汗漓淋,浑身湿透,有明显虚脱的迹象。我喝了两支含盐饮料,连坐带爬耗费近三个小时才抵达终点。而后,我瘫坐在石凳上一动不动。那一刻,我毫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只是默默感受自己的力不从心。突然觉得,自己渺小一点多好啊!随处可以藏身,随时可以掉头,又何必攀爬向上的阶梯,欣赏绝顶的风光?
我们不要被虚妄的名利拖累。“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有的东西必须撇开,放在一边才能活得开心,才能不受煎熬。有的欲望必须止住,去除贪心,放下执念,才能轻装上阵,不至头破血流。为利所困,为名而搏,最终会迷失方向,丢弃自我,稍有不慎便会名利两空。人生的终极智慧不是拥有,而是放下。凯撒大帝临死前躺进了棺材,却把两手悬于棺外,众人不解。他告诉大家说,“如我凯撒这般叱诧风云的人物,离开这个世界后也必然是两手空空!”这是凯撒的通透与豁达,又何尝不是对世人的劝导与警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可以赋予生命的高度,提升生命的韧度,增加生命的温度。能力强的,就干点好事;能力弱的,就学点本事。手握权力,就做点好事;手持工具,就做点实事。若有余钱,就做点善事;囊中羞涩,就别生非惹事。人生不要怕做错事,但要尽量避免做傻事,坚决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如烟消散皆成往事,令人回味都是故事。

作者介绍 文应龙,湖南醴陵人,现住广东东莞市。民革党员,政治名师,知名校长。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良知担当,愿传递人性温暖、人生智慧和社会正能的教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