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龙抬头,
万物苏醒争自由,
晴空万里晨光好,
邀友三五乘车游。
驾临岳庙向南观,
千里翠峰万仞山。
奇险峻秀多峰峦,
莲花盛开金元宝。
秦岭龙首镇东端。
黄河淌过要转弯,
渭水环绕入河川,
炎黄子孙父亲山,
女娃娘娘卧山巅。
开天辟地留险峰,
华夏始祖题大名,
劈山救母孝千古,
吹箫引凤世不同。
山海经中曾记载,
方圆十里出云海,
大禹治水求神明,
巨灵掰开两山峰,
尚书本章有描述,
三皇五帝都得度。
轩辕黄帝拜九天,
王母宫内宴群仙,
老子西入函谷关,
经过犁沟留千言,
北峰上方有洞天,
内藏珍宝数万千。
毛女北斗食松针,
长生不老隐真身,
三元洞内绘苏杭,
苍龙岭背梦黄粱,
镇岳穿过玉女峰,
王道岭顶避雨亭,
三公山上渺人烟,
白云仙鹤常留行。
群峦环绕岁月久,
三山五岳独居首,
先天景观原生态,
飞禽走兽人人爱。
山高水长文明远,
资源丰富气候暖。
文人墨客多奔走,
道子人物画中有,
李白杜甫崔颢登,
寇准韩愈有感生,
倪瓒伯虎绘笔端,
其昌席夔顺索攀,
洪武敕修西岳庙,
深藏汉唐明碑照,
乾隆挥毫舞其间,
嶽莲靈澍镶金边。
站在山头仔细瞰,
黄河如丝天际远。
神明感应显奇观,
不湿道路湿河川。
喜鹊搭桥彩霞红,
日月同辉放光明。
百余皇帝来祭拜,
滋补养生有偏爱,
人参黄精灵芝草,
历代王妃少不了。
双泉九孔莲子汤,
梅子从来兴乐坊。
正月茵陈五月艾,
香椿苜蓿荠荠菜。
三月桃花招人恋,
九月菊花祛风寒。
梅花含泪迎风雪,
夜深灯明望欲跌。
华阴迷糊酒老腔,
棋琴书画文化乡。
风土人情讲方圆,
忠诚孝义代代传,
不计钱财争薄面,
锄奸除恶气浩然。
脚踏祥云剑在手,
神仙比划君莫吼。
五龙盘踞五关口,
玉泉流淌能酿酒,
仙姑朝阳朝南瞅,
青柯坪有玉皇守。
百尺涯头千尺幢,
没有胆量君莫上,
长空栈道天下险,
鹞子翻身棋局残,
南峰天池水不枯,
西峰神斧寒光闪,
聖母泪落神龟眼,
豫州楚国同伤感。
始皇路过心吊胆,
武帝秦王有传说,
开疆扩土凯而歌。
无奈女皇武则天,
东出潼关丢江山。
陈抟老祖树道风,
方显太极万事通。
慈禧西行临岳庙,
顶礼膜拜诚祷告,
仙掌凌云题金匾,
道崇清妙送平安。
金天昭瑞书隆冬,
古松万年证重生,
福山寿海云龙飞,
天下平定四海归。
渡口仙峪两道关,
访仙求道莫心贪。
三月初三朝华山,
各路神仙下凡间,
开启宇宙众妙门,
老君殿内齐聚餐。
汲取天地日月精,
导引潜能求长生,
气化五谷江河水,
炼神还虚太华功。
回首举目朝上观,
五凤楼顶金灿灿,
骑凤仙人骑凤头,
九龙盘踞门上端,
棂星二字显威严。
御道玉石变金砖,
松柏常青守江山,
奇花异草香满天,
尊严峻极无名匾,
天威咫尺刻下边。
真卿题字神庙碑,
玄宗昭应有心得。
元代圣旨碑珍贵,
无人问津也颓废,
伏羲娲皇后土祇,
尧舜禹汤庙有记。
善信高徒董若冲,
忽必烈称姜先生,
暭靈殿造无铁钉,
六十八根金丝撑,
黄河长江治水前,
白帝少暭声震天。
奉天承运冥王碑,
文昌财神灵官威。
虔诚祷告许夙愿,
烟雾袅袅人不断。
明君圣主竞朝参。
志霸天下望长安。
福禄寿星万寿阁,
南瞻华山北望河,
和谐高铁眼前过,
昼夜奔驰鸣笛多,
不怕惊恐声杂吵,
常来阁楼品茶喝。
前人勤劳智慧高,
珍惜资源爱生活,
政通人和国兴旺,
吾辈努力多拼搏,
不忘初心早备战,
世界大同再庆贺。
甲辰仲春于西岳庙
华山秦兴仁作
这首诗篇是对华夏之根——华山及其周边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的壮丽颂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二月初二龙抬头时节,华山及周边地区的生机勃勃与壮丽景象,巧妙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与民间传说,展现了华山作为华夏文明象征的深远意义。
诗中不仅描绘了华山的自然美景,如“驾临岳庙向南观,千里翠峰万仞山”,“黄河淌过要转弯,渭水环绕入河川”,还穿插了许多典故与传说,如“劈山救母孝千古”,“老子西入函谷关”,以及“大禹治水求神明”等,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诗人通过“文人墨客多奔走,道子人物画中有,李白杜甫崔颢登,寇准韩愈有感生”等词句,展示了华山对历代文人的吸引力,强调了它在中国文学与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诗中还提及了诸多历史人物与事件,从秦皇汉武到武则天,再到陈抟老祖与慈禧太后,体现了华山作为皇家祭祀之地及道教圣地的特殊地位。
此外,诗中对于华山自然景观的描写,如“南峰天池水不枯”,“西峰神斧寒光闪”,以及对于当地风俗民情的叙述,如“华阴迷糊酒老腔,棋琴书画文化乡”,共同构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画卷,彰显了华山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风情。
最后,诗作以对未来的展望结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先人智慧的敬仰及对后代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是一篇融合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佳作,展现了作者对华夏文明根源的深刻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