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思著微诗社】现代微型诗第七十五期
①半墙
②断章
③蔷薇花开
🌴出题老师:李银波
🌿收稿老师:山泉清清
🍀点评老师:林中霞光、文海拾贝、蝴蝶的沧海
🍄收稿时间:4月19日
——精选作品荐读——
1🌹🌹🌹🌹断章
文/雨竹
迷路的孩子,停下脚步
把春折一角
装进布兜
林中霞光读诗:
自古“春”就被赋予了多种美好的寓意,如新生、希望、活力、温暖等。与其说是把“春”“装进布兜”,不如说是把希望和温暖装进心里。有了“春”的守护,相信“迷路的孩子”很快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该诗题范围宽泛,可以写的东西很多。加上有名作做先例。想要写出新意,做到触动人心着实不易。小诗用词轻巧、清新隽永、回味绵长。
2🌹🌹🌹🌹断章
文/浩然
一柳春色,醉醒半坡清风
翻卷遗漏时
取义,再续写遗失的故事
林中霞光读诗:
起笔“醉醒”一词用得妙,有穿越功能,巧把时光切换到了往昔。春景只不过是自然现象,人之所以陶醉其中,是因为感触到了内心欲望或勾起了往日回忆。该诗属于后者。末句“取义”一词表达出诗者高尚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小诗站位高远、表述流畅、用词精炼考究。个见,末句若能具象化一点,或许代入感会更强,会更完美!
3🌹🌹🌹🌹半墙
文/三叶三
十年。一座城
围堵一个人的豁口
再,一锹锹地掘开姓氏
林中霞光读诗:
微诗起笔就颇具诗情诗境。笔者联想到了经典歌曲《十年》和碑林路人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围堵”“豁口”“一锹锹地掘开姓氏 ”读来也是触人心弦,这哪是“城”分明是“围堵”自己的“墙”。
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那里住着一些旧人和旧事。它是我们所有奔赴的意义。也是我们耗尽一生,想要停靠却永远停靠不了的地方。希望我们都能守护好心中的这座城,无论周遭繁华与苍凉,这座城里永远都藏着幸福的回忆和人间的温暖。
4🌹🌹🌹断章
文/依依
犁开八月,禾蹭蹭地长
沁入心头的念
旱烟袋就着晚霞,坐成了雕像
文海拾贝简评:
诗人开篇提笔不说三月,也不说腊月,单说八月,那是什么季节?让人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正是诗人所说的“禾蹭蹭地长”的时节,这种切入是深思熟虑、匠心独运的结果,亦巧妙揭题。那个季节让人充满无数的希望和期待,但最最“沁入心头的念”是什么?末句作了回应,且更进一层,形象,大手笔,让人感佩!
5🌹🌹🌹断章
文/理想之城
春风不回头
退路被贫瘠淤塞
我,只能逼自己笑成一朵花
文海拾贝简评:
本诗开头设置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将春风人格化,他执意地毫不留情地走了,且后退之路也是一片惨淡,贫瘠充斥其间,在这种情形下,我将以一个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诗人用“笑成一朵花”给予了回答。笑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落,豁达开朗,宠辱不惊,临危不惧!诗意哲理,耐人回味!
6🌹🌹🌹断章
文/林海雪原
只记住欢喜、阳光,还有感动
你猝然离去的痛
仍会半夜,轻扣失眠的月
文海拾贝简评:
看似只摘取众多生命片段中的“欢喜、阳光、还有感动”,而那些“猝然离去的痛”仍会令人半夜思念,辗转不眠,连月亮也是如此。欢喜与伤痛总是纠缠在一起的,无法剥离,无法断舍。小诗借物喻情,看似朴实无华,平淡中却蕴含着深意,读来让人感叹不已!
7🌹🌹🌹断章
文/吉新
曲终情未了。江南烟雨的
那些折枝
被柳鞭一次次抽打出新词
沧海浅读:
“曲终情未了”,开篇即借音律之词揭题,且似有故事欲言又止,其后,作者并没有将前景清晰化、具体化,而是含蓄地给出一个动态背景,让读者在其营造的古典韵味的意境里体味惜别怀远之情。小诗语言精巧,张驰无痕。
8🌹🌹🌹半墙
文/秋水无痕
不再佯装长大,只想残垣中求缺
让一缕清新
化身河流,曾经的洞穴里出走
沧海浅读:
放弃无谓的虚妄,守住带有残缺的本真,做那个不完美的自己,这并非畏惧退缩,而是回头再拾初心,踏小径,拓大道,走出自己的辽阔。小诗跳出题外加以演绎,借物托志,跳跃性的语言呈表人生态度与人生智慧。
——优选作品简评——
9🌹🌹半墙
文/于乐之
山腰一座寺庙
牡丹如禅
照亮所有的寂静
霞光简评:
“禅”是“禅那”的简称,指静思。作品寥寥数字刻画出诗者恬淡静谧的心境。《菜根谭》修身篇论说:心中有佛处处是庙宇,心中有道处处是道场。佛在路上,庙在心中。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心中有佛、心中有道的人。
10🌹半墙
文/清心
或许,隔开的距离只一屏之遥
彼此栽种的风景
能否靓丽半生
霞光简评:
一屏之隔,两方世界,万事珍重,邀祝幸福。尘世的繁华掩盖不住心里的那抹伤,满目的浮云带不走隐痛的过往。小诗看似在问,实则是牵挂、割舍不下和真切的祝愿。一首质朴而情深的作品!
11、🌹断章
文/徐正敏(Mmin)
后湖揽入钟山,城墙承载春秋
桨声灯影里
几度风雨,几度夕阳红
霞光简评:
写诗就是用文字绘画。“后湖”“钟山”“桨声灯影”颇具画面美和意境美;作者通过“春秋”“风雨”“夕阳红”一组词语,发出对春花易逝、秋水易残、容颜易老、双鬓易斑的感叹!
小诗语言优美,感悟深深。个见,略显空泛了些,可以尝试一下从小处着笔。
12🌹半墙
文/周家鸿
一线水墨,跃出几分新意
晕开的丹青
于沧桑里,留痕
霞光简评:
“跃出”“晕开”“留痕”一组动词的运用使得作品节奏紧凑,干脆利落。诗者心中的“墙”,是在“水墨丹青”的世界里恣意纵横。穷尽一生和纸墨为伴,在文字里修路,探寻自己的精彩。为这样惬意的人生点赞!
13🌹🌹半墙
文/浩然
风雨,掩盖曾经的事实
沧桑中……
那些讼词,仍哽咽在喉
文海拾贝浅读:
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风雨“能掩盖吗?毋庸置疑。诗人用经历沧桑后,“仍哽咽在喉”作了形象而巧妙的回答。借形表意,对比突出,主旨彰显。
14🌹🌹断章
文/三叶三
为残句留几行序言
再辅以傍白,和风席卷落日余晖
用夜,拯救夜
文海拾贝浅读:
凡事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即使是残缺的。诗人用词老到,如“席卷、拯救”和“残句、序言、傍白”;移就、比拟、反复、双关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
15🌹🌹蔷薇花开
文/罗乐
剪一段,冷傲的绽放
轻握
等待落入水墨,醒诗韵一行行
文海拾贝浅读:
诗人开篇点题,揭主旨,用动词“轻握”转承,末句升华。用凝练的语言写出了蔷薇花的生命历程,写出了诗人的幽思,一气呵成,诗意盎然!
16🌹🌹半墙
文/恩雅
风雨侵蚀后,并未坍塌
兀自伫立一隅
往事,掩藏于岁月之中
文海拾贝浅读:
尽管经风历雨却“未坍塌”,仍“伫立一隅”,可想而知是何等的坚忍不拔!诗人先写景,设置特定的境遇,再以动词“伫立”以凸显其形象——敢于直面、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形象高大,令人敬佩!
17🌹🌹半墙
文/幽一小默
是时候与自己和解了
越过这道坎儿
请相信,那眼眸会回归明媚
沧海简评:
半墙是高墙还是低坎?是依靠还是阻碍?是分隔的界限还是瞭望的窗台?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诠释。
在这首诗里,半墙是种阻碍,要越过它去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将其看轻,需要放下执念。小诗松弛的语言充分契合其内涵,真正的“和解”就应是这样的一种轻。
18🌹🌹半墙
文/君羊
分隔的两个世界。一边是喧嚣
一边是宁静
而我,却走近释然
沧海简评:
此“墙”是隐性的,却又是内心真实存在的,它“分隔的两个世界”,是自我的两种精神世界,当你不纠结其偏正,亦左亦右顺势而为,“墙”自会消失。
19🌹🌹蔷薇花开
文/归真
北苑南墙。千百双明眸火热
路人甲误入
成就一幅暮春的涂鸦
沧海简评:
生动有趣的“涂鸦”画面,想必是来自亲历亲见的生活场景。本是“误入”,却是“成就”,足足体现出一个人的豁达包容之心和获取快乐的能力。
20🌹🌹断章
文/紫荆花
咽下去的,唱出一曲酸调
在霜痕遍布的三更里
继续对着冷月哼鸣
沧海简评:
“咽下”一段“酸调”的往事,内心的伤何以修复,落寞中,只能独自“哼鸣”,独自排解忧伤,那弯“冷月”是否能给予一些抚慰?祈愿这断章有情节倒转的续章。个感诗中动词运用若减少一点生硬会更好。
21🌹🌹半墙
文/四月天
爬满阳光和蔷薇
侧耳,倾听
是你在,唤鸡鸭归巢
沧海简评:
实景实写,语言简洁,诗境由视觉调动听觉,融入了时间和场景的切换,情真意切令人共情。那个遥远的“你”,是很多人的记忆泪点和情感牵挂所在。
22🌹🌹断章
文/四月天
梅果,误坐春风
和新绿竞发
除了酸涩,还是酸涩
沧海简评:
关于青春的隐喻。季节未到而青果早结,一枝“酸”,一枝“涩”,往往有果无实。不可逆转的“误”书写人生成长的青春“断章”。
——优秀作品共赏——
🌹蔷薇花开
文/三叶三
草木冠上清辞。野客是唯一的抒情
粉黛轻佻谷雨
有人释然,有人落寞
🌹蔷薇花开
文/梅香千山雪
轻旋入花阵
一丝雅香
拉你一步,是一步
🌹蔷薇花开
文/芳草兰馨
偷偷翻过篱笆墙
一朵一朵
落在我的画里安家
🌹半墙
文/归真
飘摇,何止风雨
残章瘦了春月和秋花
却又撑起几代人的脊梁
🌹蔷薇花开
文/吉新
还是那么任性
竖起耳朵
盼哥哥提一篮阳光回家
🌹断章
文/秋水无痕
缺了圆圆了又缺,画不出答案
记忆省略了云烟
归程,于过眼的钟声里犹荣
🌹半墙
文/水墨色的眼睛
只是,时光流动的阴影部分
对视中……
成了悲风,成了凄雨
———编委作品——
🌹🌹🌹断章
文/文海拾贝
惠风问暖,满园蓓蕾竞放
撷一朵风信子
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半墙
文/山泉清清
风雨蚕噬你的容颜
矮下去的身躯
依然守候一院月光
🌹🌹断章
文/蝴蝶的沧海
潜入后才知道,海是满的
一条鱼是否知道
水之外,有如此拥挤的我们
🌹🌹半墙
文/林中霞光
用泥刀啄去棱角
用石灰掩盖经年的伤
无法说的话,适合砌进砖缝里
🌹🌹半墙
文/李银波
1.
小黄狗刚爬进门洞
母亲,便就着夕阳端出饭菜
2.
蔷薇花又一次开在门前
挂在墙上的父亲
抿着嘴,滞留在那年春天
3.
前院花正浓,后院芳草萋
如何留住岁月
颠沛里,可有一双大手搀扶
4.
苔米自顾盛放
试图覆盖刻在老屋上的痕迹
黄昏便留在了我的眼中